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怨声载道

怨声载道

原作怨声满道,形容人们极端不满,怨恨之声充满道路。李固(94-147年),字子坚,汉中南郑(今陕西南郑县)人,司徒李郃子。汉顺帝阳嘉二年(133年),以群臣荐授议郎。时宦官专权,朝政黑暗,外戚梁商欲揽取声誉,辟之为从事中郎。李固也想靠外戚来限制宦官势力。在致梁商信中说:“从前孝安皇帝在位时,于宫内任用伯荣、樊丰一类女宠宦官,朝政则信任周广、谢恽这班宦官,贿赂公行,升官不按次序,人们议论纷纷,怨言充满街巷。”后来在质帝朝李固与梁商子梁冀共录尚书事,因在拥立桓帝问题上与梁冀发生矛盾,被其害死。

【出典】:

后汉书》卷63第2078页《李固传》:“前孝安皇帝内任伯荣、樊丰之属,外委周广、谢恽之徒,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满道。”

【例句】: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浙中大扰,无不被家者,其时怨声载道。”


主谓 怨恨之声充道路。邓贤《中国知青梦》:“凡是家里有知青和没有门路把子女搞回城的人家都对知青政策积怨甚深~,因此曲大妈的诉苦无异于一根导火线,把人们积压已久的愤懑情绪点燃了。”△贬义。用于形容不满情绪十分普遍而强烈。→民怨盈途 民怨沸腾 天怒人怨↔皆大欢喜 口碑载道 颂声载道 普天同庆 歌功颂德 凫趋雀跃。也作“怨声满道”、“怨声盈路”、“怨声载路”、“载道怨声”。


【词语怨声载道】  成语:怨声载道汉语词典:怨声载道

猜你喜欢

  • 战战慄慄,日慎一日

    战战慄慄:形容极其恐惧的样子。慄慄,也作“栗栗”。日慎一日:一天比一天谨慎。 表示言行谨慎,翼翼小心。语出《淮南子.人间训》引《尧戒》曰:‘战战慄慄,日慎一日。人莫蹪于山,而蹪于垤。’”《战国策.秦

  • 隼集陈庭

    《国语.鲁语下》:“仲尼在陈,有隼集於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努其长尺有咫。陈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馆问之。仲尼曰:‘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氏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於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

  • 化仗

    源见“夸父逐日”。指夸父弃杖化为邓林。比喻功在身后。仗,同“杖”。明张煌言《春暮怅然有作》诗:“记得古人曾化仗,邓林孤影亦参天。”【词语化仗】   汉语大词典:化仗

  • 井蛙之见

    《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虚:所居之处。意谓由于所处环境的限制和影响,造成观察问题和判断事物的偏颇与狭隘。后因以“井

  • 篱帮楗,楗帮篱

    即互相依靠之义。楗:门闩,门杠。《通俗编.居处.篱帮楗,楗帮篱》:“《戒庵漫笔》:今人以相助为帮辅。语曰:‘篱帮楗,楗帮篱。’是即辅车相依之义。”

  • 此君一日不可无

    源见“子猷惜此君”。形容爱竹的雅兴。元岑安卿《求叶仲舆写墨竹扇面》诗:“此君一日不可无,子猷笃爱心欢愉。”

  • 将种

    《汉书.高五王传.齐悼惠王》:“(朱虚侯刘章)尝入侍燕饮,高后令章为酒吏。章自请曰:‘臣,将种也,请得以军法行酒。’”刘章对吕后专权不满,故在担任行酒吏时,宣称自己是将种,要以军法来执行饮酒的规则。后

  • 日角偃月

    源见“日角”。偃月,额似半弦月。指富贵之相。晋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上》:“〔梁后〕选入掖庭,相工茅通见之,惊曰:‘此所谓日角偃月,相之极贵,臣未尝见之。’于是以为贵人。”并列 日角,额角隆起,形状如日

  • 羲和鞭日

    同“羲和驭日”。唐白居易《题旧写真图》诗:“羲和鞭日走,不为我少停。”

  • 垂拱而治

    《书.武城》:“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治天下。”《战国策.齐策五》:“当是时,秦王垂拱授西河之外,而不德魏王。”垂拱,谓垂衣拱手,形容无所事事,不费气力。后多用为颂扬帝王无为而治。《文选》卷四七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