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吹藜杖”。明汤显祖《奉怀大司成余公》诗:“吹藜存汉火,杀竹起秦灰。”
廊庙:殿下屋和太庙。旧时指代朝廷。 建筑廊庙的木材,并非一棵大树的枝干。 比喻建国大业,须得众人之力。语出《慎子.知忠》:“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汉书.娄敬、叔孙
《晋书.嵇康传》:“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晋.嵇康遭钟会谗言,被司马昭处死。在东市临刑时,曾看日影(因古时以日影为时刻)而索琴弹《广陵散》。后因以“鸣弦揆
唐代郑处诲《明皇杂录》:“帝幸蜀,南入斜谷。属霖雨弥旬,于栈道雨中,闻玲声与山相应,帝既悼念贵妃,因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复幸华清宫,……帝于望京楼命张徽奏《雨霖铃曲》,不觉悽怆流涕。”
布鼓:用布蒙的鼓。雷门:古时会稽(今浙江绍兴)城门名。传说雷门上有大鼓,击之可声闻洛阳。汉代益州刺史王尊被任命为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东)王相。当时东平王凭仗着自己是皇帝至亲,骄横奢侈而不遵守法度,使前任
源见“扪虱而谈”。指放达不羁之士的特殊癖好。傅熊湘《满江红.海上同痴萍阿琴作》词:“刘伶锸,阮咸屐,祢衡鼓,王猛虱。叹年来湖海,壮怀都寂。”
嚼食毡毛充饥,是汉代苏武故事。《汉书.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旃:通“毡”,旃毛即毡毛。单于:匈奴的君主。
源见“王良友笑”。指为俗世名利而往来奔波。宋陈与义《以事走郊外示友》诗:“往来屑屑君应笑,要就南池照客衣。”
源见“骥伏盐车”。喻才能遭受抑制。清 丘逢甲《岁暮杂感》诗之八:“老骥负车鸣折坂,饥鹰驱雀下平芜。”
同“蚊虻负山”。清陈梦雷《上诚亲王汇编启》:“今何幸大慰所怀,不揣蚊力负山,遂以一人独肩斯任。”主谓 以蚊子的力量来背山。比喻力虽小却担负重任。语本《庄子·应帝王》:“其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