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思误字

思误字

北齐书.邢邵传》:“有书甚多,而不甚雠校。见人校书,常笑曰:‘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焉能始复校此。且误书思之,更是一谪(通擿,音zhé惩罚。)。”

邢邵原意为反对校雠文字,后用为钻故纸堆,做文字校雠之典。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十三《幽居》诗:“颠到朱黄思误字,纵横黑白戏拈棋。”


猜你喜欢

  • 窈窕

    ①比喻女子美好的德行。明吴炳《画中人·终有报》: “花氏贵室名姝,既纳元衙之采,法合静守女仪,以彰窈窕之风,乃潜行江汉,反赠伊人之管。” ②借指美女。清洪昇《长生殿·定情》: “寰区万里,遍征求窈窕,

  • 拈花微笑

    佛家语。喻心领神会,参透禅机。《五灯会元》:“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寂然,惟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词迦叶。’”世

  • 三无私

    《礼记》卷九《孔子闲居》:“子夏曰:‘敢问何谓三无私?’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子夏问孔子什么是三无私?孔子回答说:“天覆盖万物,地运载一切,日月普照大地。这三者公平无私,是为“

  • 无口匏

    没有口的葫芦。《宋史.李沆传》:“沆为相,接宾客常寡言。马亮与沆同年生,又与其弟维善,语维曰:‘外议以大兄为无口匏( ㄆㄠˊ páo 袍)’。”【词语无口匏】   汉语大词典:无口匏

  • 褚令种蔬

    《陈书.褚玠传》:“除戎昭将军、山阴令。……在任岁余,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疏菜以自给。”褚玠虽为官,但离任之后,无法生活,只得种菜自养。后以此咏为官清廉生活穷困之典。宋.陆游《剑

  • 虽百世可知也

    世:指朝代。 虽经历以后一百代也是可以预知的。 意谓鉴往以知来,从历史的演变,可以测知长远未来的事态。语出《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

  • 带经

    同“带经锄”。唐钱起《南溪春耕》诗:“日长农有暇,悔不带经来。”

  • 汉武金盘

    同“承露盘”。前蜀韦庄《白樱桃》诗:“只应汉武金盘上,泻得珊瑚白露珠。”此用以咏白樱桃。

  • 一击车中

    同“击副车”。元陈孚《博浪沙》:“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动摇。”

  • 三益友

    同“三友”。宋陈与义《书怀示友》诗之五:“是中三益友,不减二仲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