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思误字

思误字

北齐书.邢邵传》:“有书甚多,而不甚雠校。见人校书,常笑曰:‘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焉能始复校此。且误书思之,更是一谪(通擿,音zhé惩罚。)。”

邢邵原意为反对校雠文字,后用为钻故纸堆,做文字校雠之典。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十三《幽居》诗:“颠到朱黄思误字,纵横黑白戏拈棋。”


猜你喜欢

  • 三迁慈教

    同“三迁之教”。明汪廷讷《狮吼记.抚儿》:“琴瑟相调,芝兰又吐,三迁慈教推贤母。”

  • 列子御风

    《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列子.黄帝》:“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子,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谓列御寇修炼成仙,能乘风在天空中遨游。后因以“列子御风”为仙人乘风飞游

  • 土口

    同“土囊”。宋邵雍《秋怀》诗之三五:“草木山川贫,木落天地瘦。土口风天行,玄罅日微漏。”【词语土口】   汉语大词典:土口

  • 才减江淹

    同“才尽江淹”。宋周邦彦《过秦楼.大石》词:“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

  • 间不容发

    谓两者之间相距极微,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指死与生、成与败极为接近,比喻形势紧迫危急到了极点。淮阴人枚乘(?一前140年),字叔。西汉辞赋家。初为吴王刘濞(bì必)郎中,上书劝刘濞不要谋反,说:“如果用

  • 门卒

    源见“吴市隐”。谓埋名隐居。明吴应箕《有怀仲驭》诗:“梅尉逃门卒,陶潜漉葛巾。”【词语门卒】   汉语大词典:门卒

  • 刻木难对

    源见“刻木为吏”。指狱吏之残酷可怕。唐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鉴昭明人心感悦》诗:“刻木终难对,焚芝莫改芳。”

  • 匡乱反正

    《史记.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后以“匡乱反正”谓扶正乱世,使之恢复正常。清袁枚《随园随笔.诸史上》:“〔司马迁〕作《孔子世家》第十七,其意诸侯之得世其家

  • 歌声绕梁

    源见“馀音绕梁”。歌声回旋于梁栋间,经久不息。形容歌声美妙动听。北周庾信《鸳鸯赋》:“虞姬小来事魏王,自有歌声足绕梁。”主谓 歌声长久地回旋在梁栋之间。形容歌声美妙动听。语本《列子·汤问》:“昔韩娥东

  •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易:更换。并日:两天并作一天。 一件衣服几人共穿,谁外出就换上;一天的饭分作两天吃。 形容非常贫穷。语出《礼记.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初学记》卷一七引杜预《汝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