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局:指棋局。 下棋的人迷惘,看棋的人清醒。 比喻当事人往往陷入主观片面,而不及旁观者全面客观。语出《新唐书.儒林传.元行冲》:“当局称迷,旁观必审,何所为疑,而不申列?”后多引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儿女英雄传》二六回:“从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姐姐细想这宝砚雕弓,岂不是天生地设的两桩红定?”《老残游记》一三回:“实在说的不错,可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李自成》二卷二四章:“马元利说:‘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旁人看来,大人或是长保富贵,以后封伯封侯,或是功名不保,身败名裂,都将决定于近一两月内。’”也引作〔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下棋的最怕旁人观看。常言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又单引 ① 〔当局者迷〕。《苕溪渔隐丛话.孟东野贾浪仙》:“当局者迷,固人情之通患。”


其他 当事人往往因为考虑利害得失太多,看问题反而糊涂;旁观的人由于冷静、客观,问题却看得很清楚。语本《新唐书·元澹传》:“当局称迷,傍观必审。何所谓疑而不审列?”高和《越轨诉讼》:“俗话说,~,对黑头跟赵雅兰的关系,程石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用于思考问题方面。也作“当局者迷,傍观者审”、“当事者迷,旁观者清”。


【词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成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汉语词典: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猜你喜欢

  • 荀勖牛铎

    晋代律学家荀勖( ㄒㄩˋ xù 序)精通音律的故事。《晋书.荀勖传》:“初,勖于路逢赵贾人牛铎,识其声。及掌乐,音韵未调,乃曰:‘得赵之牛谐则铎矣。’遂下郡国,悉送牛铎,果得谐者。”牛铎:牛项下所

  • 锻柳

    源见“嵇康锻”。喻隐居不仕,行其所好而自得其乐。明徐渭《拟寿长春祠何老》诗:“锻柳堆山铁,眠松弄水银。”【词语锻柳】   汉语大词典:锻柳

  • 汗血驹

    同“汗血马”。宋苏轼《徐大正闲轩》诗:“君如汗血驹,转盼略燕 楚。”清孙枝蔚《饮酒廿首和陶韵》:“气若汗血驹,耻蒙驽马名。”【词语汗血驹】   汉语大词典:汗血驹

  • 中郎竹

    同“柯亭笛”。清黄景仁《又题其曝书图》诗:“移官只载中郎竹,去越何来陆贾金?”

  • 仙舟

    源见“李郭同舟”。美称船。唐白居易《赠楚州郭使君》诗:“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词语仙舟】   汉语大词典:仙舟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原意指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在于人心向背,后则以此强调内部团结对于事业成功有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时不如得地利,得地利又不如得人和。比如这里有座内城三里、外城七里的城邑,敌人包围攻打却无法取胜。敌人

  • 举欣欣然有喜色

    举:副词,皆,都。欣欣然:高兴的样子。 全都兴高彩烈,喜笑颜开。语出《孟子.梁惠王下》:“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清.李汝珍《镜花缘》七八回:“今日之聚,可谓极欢

  • 济苍生

    源见“东山再起”。谓造福百姓。元耶律楚材《和移刺继先韵》:“渐惊白发宁辞老,未济苍生曷敢归。”

  • 函谷借晓

    源见“鸡鸣狗盗”。谓以卑微技能脱身。唐 刘兼《晨鸡》诗:“淮南也伴升仙犬,函谷曾容借晓人。”

  • 周颙韭

    源见“周妻何肉”。指韭菜。唐李商隐《题李上谟壁》诗:“嫩割周颙韭,肥烹鲍照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