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

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

席:古人席地而坐。席,指坐席。割:指宰杀猪牛羊时肢体的分解。古人有一定的分解方法,不按那方法分解的,叫“割不正”。 坐席不端正,不坐;不按一定方法砍割的肉,不吃。 旧指儒者处处依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也特指古代孕妇注意胎教。语出《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韩诗外传》卷九:“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失言,曰:‘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汉.王充《论衡.命义》:“子在身时,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非正色,目不视;非正声,耳不听。”宋.杨万里《庸言》:“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身而不正,可乎?”元.乔孟符《金钱记》三折:“你岂不闻女子无事不出闺门。夜行以烛,无烛则止。行不动尘,笑不露齿。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也单引〔割不正不食〕。鲁迅《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孔夫子有胃病》:“孔子晚年是生了胃病的了。‘割不正不食’,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规矩。”


猜你喜欢

  • 揭竿

    同“揭竿而起”。《旧唐书.柳璨传论》:“李氏之失驭也……狐鸣鸱啸,瓦解土崩。带河砺岳之门,寂无琨 逖;奋挺揭竿之类,唯效敦 玄。”【词语揭竿】   汉语大词典:揭竿

  • 过白驹

    同“过隙白驹”。宋黄庭坚《次韵冕仲考进士试卷》:“昼窗过白驹,夜几跋红烛。”

  • 会真诗

    唐.元稹《崔莺莺传》:“是后十余日,杳不复至,张生赋《会真诗》三十韵,未毕而红娘适至,因授之以贻崔氏。自是复容之。”唐.元稹撰《会真记》,亦名《崔莺莺传》,记写张生与崔莺莺的恋爱故事。《会真诗》是张生

  • 摇子公指

    同“食指动”。清袁枚《齿痛》诗:“徒摇子公指,愁对亚夫箸。”

  • 逐客令

    源见“下逐客令”。本指秦王颁布驱逐各国游说之士的命令。后泛指赶走客人的言行。王西彦《静水里的鱼》:“男主人也不得不板起脸孔,露出一副不欢迎的表情,甚至下起了不礼貌的逐客令来了。”【词语逐客令】  成语

  • 立马章台

    源见“走马章台”。指奔走花街柳市、追欢买笑的游冶生活。宋张孝祥《减字木兰花.江阴州治漾花池》词:“爱而不见,立马章台空便面。”

  • 庾尚书

    参见:庾中庶

  • 蔬水曲肱

    《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曲肱,弯着胳膊作枕头。后因以“蔬水曲肱”为清心寡欲、安贫乐道之典。清黄宗羲《〈范熊岩先生文集〉序》:“归田

  • 金屋藏娇

    旧题汉.班固撰《汉武故事》:“(胶东王)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

  • 负弩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汉武帝建元年间,司马相如建言西南夷邛、筰等地可置郡县。“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负弩,谓背负弓箭开道。后因以指迎接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