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展草之恩

展草之恩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孙权时,李信纯,襄阳纪南人也。家养一狗,字曰‘黑龙’,爱之尤甚,行座相随,饮馔之间,皆分与食。忽一日,于城外饮酒大醉,归家不及,卧于草中。遇太守郑瑕出猎,见田草深,遣人纵火燕(音rè,点燃)之。信纯卧处,恰当顺风。犬见火来,乃以口拽纯衣,纯亦不动。卧处比(比,靠近)有一溪,相去三五十步,犬即奔往,入水湿身,走来卧处。周回以身洒之,获免主人大难。犬运水困乏,致毙于侧。俄尔信纯醒来,见犬已死,遍身毛湿。甚讶其事。睹火踪迹,因尔恸哭。闻于太守。太守悯之曰:‘犬之报恩甚于人。人不知恩,岂如犬乎!’即命具棺衣衾葬之。今纪南有义犬,高十余丈。”

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九《杨生狗》。“晋太和(晋废帝年号,为公元三六六一三七一年)中,广陵人杨生,养一狗,甚怜爱之,行止与俱。后生饮酒醉,行大泽草中,眠,不能动。时方冬月燎原,风势极盛。狗乃周章(进退周旋)号唤,生醉不觉。前有一坑水,狗便走往水中,还,以身洒生左右草上。如此数次,周旋跬步(音kuǐ,半步,跨一脚),草皆沾湿,火至免焚。生醒,方见之。尔后生因暗行,堕于空井中,狗呻吟彻晓。有人经过,怪此狗向井号,往视,见生。生曰:‘君可出我,当有厚报。’人曰:‘以此狗见与,便当相出。’生曰:‘此狗曾活我于已死,不得相与,馀即无惜。’人曰:‘若尔,便不相出。’狗因下头目井。生知其意,乃语路人云:‘以狗相与。’人即出之,系之而去。却后五日,狗夜走归。”

上面摘录了两个义犬救主的故事,第一个说的是三国时吴李信纯,养一狗名叫黑龙。有一天,信纯饮酒大醉,没等到家,就醉卧在野外草中。太守郑瑕打猎,放火烧荒,火势危及信纯。黑龙急跳入溪中,将身沾湿,环绕信纯四周洒水,使主人免遭灾难。第二则说的是晋时广陵杨生事,其前半段情节大致与李事相同。“展草之恩”旧常用为畜通灵性,知恩报遇的典故。

元.刘时中套曲《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前套)〔二煞〕:“万万人感恩知德,刻骨铭心,恨不得展草垂缰。”


猜你喜欢

  • 诞月

    《诗.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后以“诞月”指出生满月。宋苏轼《贺坤成节表》:“恭临诞月,仰祝圣期。”【词语诞月】   汉语大词典:诞月

  • 修门象棋

    《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入修门些。……菎蔽象棋,有六簿些。”东汉.王逸注:“言宴乐既毕,乃设六簿,以菎蔽作箸,象牙为棋,丽而且好也。”修门为楚郢都之门。象棋为象牙雕刻之棋。《招魂》中用以招游魂至修

  • 卜食

    《书.洛诰》:“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谓周时以占卜择地建都,惟有卜洛邑时,甲壳裂纹食去墨迹,认为吉利,即建都洛邑。后用“卜食”作择地建都的代称。晋陆云《祖考颂》:“卜食东夏,元龟既袭。”【词

  • 穷大失居

    《易.序卦》:“穷大者必失其居。”高亨注:“极大者则骄奢淫暴,必覆败而失其所。”后指多而不适用。清魏源《〈国朝古文类钞〉序》:“诚能以昭代之典章文字读《六经》,而又能以《六经》读昭代之典章文字,其於是

  • 门卒

    源见“吴市隐”。谓埋名隐居。明吴应箕《有怀仲驭》诗:“梅尉逃门卒,陶潜漉葛巾。”【词语门卒】   汉语大词典:门卒

  • 啼魂

    源见“望帝啼鹃”。指杜鹃鸟的哀啼。明王世贞《沈母挽章》:“慈竹吴江冷,啼魂蜀道难。”【词语啼魂】   汉语大词典:啼魂

  • 庾园

    北周庾信《小园赋》:“余有数亩敝庐,寂寞人外,聊以拟伏腊,聊以避风霜。虽复晏婴近市,不求朝夕之利;潘岳面城,且适闲居之乐。”后世遂有“庾园”之称。亦用以借称故园。唐许浑《怀旧居》诗:“藤蔓覆梨张谷暗,

  • 行书厨

    源见“行秘书”。喻指人的博学多闻。《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奇奇怪怪,跷跷蹊蹊的事,不知有多多少少。就是张华的《博物志》,也不过志其一二;虞世南的行书厨,也包藏不得许多。”【词语行书厨】   汉

  • 江头商妇

    源见“司马青衫”。指身世漂泊沦落之人。明何景明《明月篇》:“江头商妇移船待,湖上佳人挟瑟歌。”

  • 家丑不可外扬

    《五灯会元.玄门偃禅师法嗣》:“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不欲说以人。’曰:‘为什么却如此?’师曰:‘家丑不外扬。’”家中的丑事不可对外人宣扬,以免丢人败兴。《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