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屋下架屋

屋下架屋

世说新语.文学》:“庾仲初(东晋庾阐字)作《扬州赋》成,……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谢太傅云:‘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

东晋庾阐作《扬都赋》成,呈给他的亲族当时的执政大臣庾亮。庾亮看后说可与张衡的《两京赋》,左思的《三都赋》媲美。经这一推崇,京都人人竞写,纸价上涨。谢安认为,文学贵在创新,《扬都赋》不过是模仿之作,故讥之为“屋下架屋”。后以“屋下架屋”常比喻事物的模仿或重复。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魏晋以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斅(音xiào,效法),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主谓 比喻重复别人的所作所为而无所创新。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庾仲初作《扬州赋》成……人人竟写,都下纸为之贵。谢太傅云:‘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贬义。描写重复他人所为无新意。→依样葫芦 如法炮制照猫画虎 生搬硬套 ↔独树一帜 别开生面 别辟蹊径。也作“屋下盖屋”。


【词语屋下架屋】  成语:屋下架屋汉语词典:屋下架屋

猜你喜欢

  • 顾氏传神

    《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晋.顾恺之是中国名画家之一,他善于用传神的画技来绘画。后遂用为咏美画家之典。唐.李

  • 冲冠怒发

    同“怒发冲冠”。《旧唐书.郑畋传》:“而畋冲冠怒发,投袂治兵,罗剑戟于樽前,练貔貅于阃外。”并列 形容极为愤怒。《旧唐书·郑畋传》:“而畋~,投袂治兵,罗剑戟于樽前,练貔貅于阃外。”△用于情感。也作“

  • 匣里龙吟

    晋.王嘉《拾遗记》卷一:“帝颛顼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克伐。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匣里龙吟”,本指宝剑之灵异,后用以比喻人虽在野,而名声扬于外;或比喻胸有抱

  • 绣斧

    《汉书.武帝纪》:“(帝)遣直指使者暴胜之等,衣绣衣,杖斧,分部逐捕,刺史郡守以下皆伏诛。”绣斧本是皇帝特命钦差的服饰和所用器杖的合称,后因以指称封建皇帝派出的握有生杀处置大权的钦差特使。宋.杨万里《

  • 茅茹

    详见“拔茅连茹”条。【词语茅茹】   汉语大词典:茅茹

  • 拜井

    源见“忠泉出井”。谓以忠诚感动神灵。唐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拜井开疏勒,鸣桴动密须。”【词语拜井】   汉语大词典:拜井

  • 鲁缟薄

    《史记.韩长儒列传》:“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许慎曰:“鲁之缟尤薄。”强弩之末,势极已无力,故鲁缟虽薄而不能穿透。古代,鲁国纺织技术高超,曲阜所产之缟(绢),尤为著名,

  • 公瑾一囷米

    源见“指囷”。谓对人慷慨相助。宋苏轼《惠守詹君见和复次韵》:“欲求公瑾一囷米,试满庄生五石樽。”

  • 盎盂相敲

    《聊斋志异.青蛙神》:“且盎盂相敲,皆臣所为,无所涉于父母。”盎盂是古时候的两种盛器,盎口小而肚大,盂敝口。后以盎盂相敲比喻家中发生争吵、口角。亦作“盎盂相击。”《儿女英雄传》三一回:“只就他夫妻三个

  • 老汉滨

    《后汉书.荀叔传》附《荀爽传》:“后遭党锢,隐于海上,又南遁汉滨,积十余年,以著述为事,遂称为硕儒。”东汉颍川颍阳人荀爽,字慈明,为避党锢之祸,曾隐遁汉水之滨十余年,专门著述,遂为大儒。后用为隐遁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