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脩:古代用作初次拜见的礼物。脩,干肉;束脩,即一束干肉,每束十条。诲:教诲。 凡自愿送来“束脩”的人,我从未拒绝对他施教。语出《论语.述而》:“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明.王世贞《
同“画虎无成”。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萧子云改易字体,邵陵王颇行伪字;朝野翕然,以为楷式,画虎不成,多所伤败。”清陆时化《书画说铃》六:“有临摹而妙者,若合符节也。有临摹而拙者,画虎不成也。
《世说新语.雅量》梁.刘孝标注引《丹阳记》:“乌衣之起,吴时乌衣营处所也,江左初立,琅邪诸王所居。”南京秦淮河南有乌衣巷,东晋时王导、谢安诸贵族世家皆居住于此。后来以“乌衣子弟”称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又
祸多因说话不慎而生。晋代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见“祸从口出,患从口入”。鲁迅《华盖集续编·再来一次》:“在这样‘~’之秋,给自己也辩护得周到一点罢。”【词语祸从口出】 成语:祸从口出
《荀子.赋》:“闾娵、子奢,莫之媒也。嫫母、力父,是之喜也。”唐.杨倞注:“嫫母,丑女,黄帝时人。”《淮南子.说山训》:“嫫母有所美。”东汉.高诱注:“姆母,古之丑女,而行贞正,故曰有所美。”传说黄帝
同“伯牛之疾”。清袁枚《癣》诗:“病类伯牛癞,形同豫让漆。”
源见“留侯慕赤松”。指张良辞官隐居学仙。唐白居易《裴侍中晋公以集贤亭即事诗三十六韵见赠广为五百言以伸酬献》:“乘舟范蠡惧,辟谷留侯饥。”
宋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后以“一蹴而就”谓迈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就能完成。清吴沃尧《历史小说总叙》:“从前所受皆为大略,一蹴而就于繁赜,毋乃不可。”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求崔杼之尸,将戮之,不得。……于是得之。……(齐人)以其棺尸崔杼于市。国人犹知之,皆曰:‘崔子也。’”春秋时,齐大夫崔杼弑国君齐庄公,又杀直书其事的太史官,后自缢而死,人们找
周初虞国与芮国因争田而诉讼,连年不决,后受西伯仁风的感动,而停息了争讼,《史记.周本纪》:“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