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书.陈泰传》:“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其腕。”亦作“壮士断腕。”蝮蛇有剧毒,手被咬破能致人于死命。故有胆量的人一旦被蛇咬伤了手,立即断腕,以免毒素漫延全身。后用以比喻在紧要关头,能当
旧题东汉.班固《汉武故事》:“上幸河东,欣言中流,与群臣饮宴。顾视帝京,乃自作《秋风辞》曰:‘泛楼船兮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吹,发棹歌,极乐欢兮哀情多!’”西汉武帝刘彻巡视河东,泛舟汾河,作《秋风
源见“三箭定天山”。喻扫除边患。唐李益《塞下曲》:“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清洪亮吉《满江红.谭子受英雄儿女图》词:“问卿卿何日定天山,红旗报?”
《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必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陈澔集说:“非意之,谓非以私意臆度而为之也。”后以“以意为之”谓只凭自己的主观想
据春秋时楚人鹖冠子所著《鹖冠子》一书记载,周时吕尚妻马氏不贤,尚穷困时,马氏不愿过贫苦生活,便提出休离。后吕尚辅佐文王和武王定鼎,被封为齐侯,一时显达,前妻遂提出复婚。尚取盆把水泼在地上,令她收取,终
源见“玉石俱焚”。借指战乱烽火。《后汉书.董卓传论》:“及残寇乘之,倒山倾海,昆冈之火,自兹而焚,《版》、《荡》之篇,于焉而极。”偏正 昆冈,产玉之山。比喻美好的事物被破坏了。语本《尚书·胤征》:“火
《史记.袁盎鼂错列传》及《吴王濞列传》载:汉 景帝时,鼂错等大臣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请削诸侯之地。吴 楚等七国诸侯以诛鼂错“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后遂以“诛晁错”为清君侧的典实。鼂,通作“晁”。《新
《礼记.礼运》:“祝以孝告,嘏以慈告。”郑玄注:“祝以孝告,嘏以慈告,各首其义也。”孔颖达疏:“首犹本也,孝子告神以孝为首,神告孝子以慈为首,各本祝嘏之义也。”后以“祝孝嘏慈”指祭祀祝祷之礼。宋叶適《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原文是讲论处世和学习须遵循的原则,后因以“淡泊明志”形
《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孔传:“为伪饰巧百端,于心劳苦,而事日拙不可为。”后因称言行虚伪或做假为“作伪”。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