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海沂咏
参见“张汤劾鼠”。
《晋书.张华传》:“吴郡 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槌之无声。帝以问华,华曰:‘可取蜀中桐材,刻为鱼形,扣之则鸣矣。’于是如其言,果声闻数里。”后因以“桐鱼”指击鼓或鱼形击鼓用具。明沈谦《石彭亭晚步》诗:“
源见“黄粱梦”。喻指醒悟之时。宋王安石《怀钟山》诗:“何须更待黄粱熟,始觉人间是梦间。”
同“雁塔题名”。元施惠《幽闺记.书帏自叹》:“题雁塔,步蟾宫,前程万里附溟鸿。”
出、拔:超出。萃:草丛生。比喻聚在一起的人或物。 意谓才德超出众人之上。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有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三国演义》六0回:“文有(
源见“鲁恭驯雉”。称颂地方官广施德政,治绩卓著。宋郭应祥《西江月.寿韩宰》词:“暂借牛刀凫舄,宜参豹尾鸡翘。政成三异合归朝,拭目天边紫诏。”
同“布帆无恙”。清纳兰性德《为友人赋》之六:“朝衣欲脱换轻衫,无恙西风旧布帆。”
《左传.成公二年》载:公元前五八九年,晋、鲁、卫三国的联军击败齐军后,齐顷公派大臣宾媚人带上贿赂去见晋军主帅却克求和。晋方则提出要齐顷公的母亲去做人质等屈辱齐国的苛刻条件。宾媚人严辞驳斥了晋人的无理要
源见“拔山扛鼎”。形容力大或气魄大。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威先天而盖世,力荡海而拔山。”唐玄宗《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诗》:“长怀问鼎气,夙负拔山雄。”【词语拔山】 汉语大词典: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