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大风歌

大风歌

此歌是汉高祖刘邦表达渴望安邦治国之情怀。后以此典比喻帝王创业和渴望安邦治国的豪情壮志。刘邦(前256——前195年),字季,沛(今江苏沛县)人。初为泗水亭(今江苏沛县东)长。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起义,刘邦在沛吏萧何、曹参等支持下,起兵响应,称沛公。陈胜死,刘邦与项羽领导之起义军同为反秦主力。前206年,刘邦率军攻入秦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推翻秦朝统治,废秦严刑苛法,约法三章,甚得民心。同年,项羽入关,刘邦被封为汉王。不久,项羽与刘邦展开“楚、汉战争”。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即皇帝位,建立了西汉。他继承秦制,实行中央集权,先后灭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迁六国贵族和地方豪强到关中,以便控制;实行重农抑商、与民休息、轻徭薄赋、释放奴婢、复员士卒等政策;修改秦律,制定《汉律》九章;定军法、历法、度量衡。前195年,刘邦率军打垮英布之军队后,回京路过故乡沛县,在沛宫大宴家乡父老亲旧,并挑选了120名沛县儿童,教他们唱歌,喝酒高兴的时候,刘邦弹拨筑(乐器)的弦,唱起自编之歌词:“大风卷起啊白云飞扬,皇威普及海内啊我衣锦还乡,从哪里得到勇猛将士啊守卫祖国的四面八方!”刘邦叫儿童们跟着学唱,他又跳起舞来,感慨伤心,流下数行热泪。此典又作“歌大风”、“大风诗”、“沛歌风”、“海内风”、“猛士歌”、“猛士大风歌”、“歌风”、“歌沛邑”、“唱大风”。

【出典】:

史记》卷8《高祖本纪》389页:“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hān鼾,喝酒高兴),高祖击筑(古代弹拨乐器,十三弦,左手按弦,右手拿竹尺击弦发音),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例句】:

北周·庾信《汉高祖置酒沛公赞》:“虽欣入沛,方念移丰。酒酣自舞,先歌大风。” 唐·李世民《唐功成庆善乐舞辞》:“共乐还谁宴,欢此大风诗。” 李世民《过旧宅二首》之二:“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 唐·杜甫《伤春》:“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 宋·陆游《夜酌》:“鸣檐社公雨,卷野沛歌风。” 元·刘因《白沟》:“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 明·陶望龄《沛县过高帝庙》:“云归尚识真人气,风起犹传猛士歌。” 清·杨潮观《新丰店马周独酌》:“只听那猛士大风歌,他全不要诗书王佐。” 清·翁照《咏史》:“而胡丰沛游,歌风起激越。” 清·彭桂《和楚人李人鹄阎古古先生》:“空想大风歌沛邑,只余落日吊彭城。” 董必武《感时杂咏》:“欲守四方歌大风,飞鸟未尽先藏弓。” 朱德《赠友人》:“北华恢复赖群雄,猛士如云唱大风。”


【典源】《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今译】 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回到故乡沛县。他在沛宫设酒大宴家乡父老亲旧,并挑选了一百二十名沛县少年,教他们唱歌。时至酒酣,高祖击筑,高唱一曲自写的歌:“大风起啊云飞扬,威加四海啊归故乡,哪得勇士啊守四方!”又令少年习唱。高祖起舞,慷慨伤怀,不禁泣下。后人称此歌为“大风歌”。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帝王创业; 或表现慷慨豪迈,渴望安邦治国的情怀。

【典形】 大风歌、大风诗、歌大风、歌风、歌沛邑、海内风、猛士大风歌、猛士歌、沛歌风、唱大风、歌词继大风、忆大风、歌汉士。

【示例】

〔大风歌〕 唐·杜甫《伤春》:“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

〔大风诗〕 唐·李世民《唐功成庆善乐舞辞》:“共乐还谯宴,欢此大风诗。”

〔歌大风〕 北周·庾信《汉高祖置酒沛公赞》:“虽欣入沛,方念移丰。酒酣自舞,先歌大风。”

〔歌风〕 清·翁照《咏史》:“而胡丰沛游,歌风起激越。”

〔歌沛邑〕 清·彭桂《和楚人李人鹄阎古古先生》:“空想大风歌沛邑,只余落日吊彭城。”

〔海内风〕 元·刘因 《白沟》:“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

〔猛士大风歌〕 清·杨潮观《新丰店马周独酌》:“只听那猛士大风歌,他全不要诗书王佐。”

〔猛士歌〕 明·陶望龄《沛县过高帝庙》:“云归尚识真人气,风起犹传猛士歌。”

〔沛歌风〕 宋·陆游《夜酌》:“鸣檐社公雨,卷野沛歌风。”


【词语大风歌】   汉语词典:大风歌

猜你喜欢

  • 仙舟郭李

    同“李郭神仙”。清侯方域《赠曹太仆》诗:“卿月云霄上,仙舟郭 李间。”

  • 罍耻

    源见“瓶竭罍耻”。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清王夫之《显考武夷府君行状》:“鲜民罍耻之年,正故国天崩之日。”亦谓饮酒至尽,酒器皆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阴注阳受》:“其人以巨杯引满而饮,寝少顷而觉,觉而

  • 庾公赏

    源见“南楼”。指名公登楼赏月。唐杜牧《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时陪庾公赏,还悟脱烦嚣。”

  • 困在陈

    源见“在陈之厄”。喻指绝粮忍饥。宋陈与义《次韵家叔》诗:“只应又被支郎笑,从者依前困在陈。”

  • 爰立

    《书.说命》:“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孔传:“于是礼命立以为相,使在左右。”后因以“爰立”指拜相。宋钱易《南部新书》丙:“元和、太和以来,左右中尉或以幞头纱赠清望者,则明晨必有爰立之制。”【词语爰

  • 千金骨

    同“千金骏骨”。元郝经《老马》诗:“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

  • 蔡廓孝

    《宋书》卷五十七《蔡廓传》:“廓博涉群书,言行以礼……以方鲠闲素,为高祖所知……寻除中军谘议参军,太尉从事中郎。未拜,遭母忧。性至孝,三年不栉沐,殆不胜丧。”南朝宋人蔡廓以明礼至孝著称。母丧,三年不栉

  • 系臂

    《晋书.胡贵嫔传》:“泰始九年,帝多简良家子女以充内职,自择其美者以绛纱系臂。”后因以“系臂”为貌美入选内宫之典。唐罗虬《比红儿诗》:“红儿若向当时见,系臂先封第一纱。”后世民间定亲亦有效之者。宋 赵

  • 买赋

    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后以“

  •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

    见〔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