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坐穿木榻

坐穿木榻

源见“管宁榻”。形容心意恬静、甘于淡泊的生活。亦形容勤学不辍。清归庄《赠徐昭法》诗:“鬻尽良田三斗酒,坐穿木榻五车书。”


【典源】 晋·皇甫谧《高士传》: 管宁“常坐一木榻上,积五十年,未尝箕股,其榻上当膝皆穿。”一本作“积五十五年,未尝箕踞。”《三国志·魏书·管宁传》注亦引,文大略同。

【今译】汉末隐士管宁常坐在一木榻上 (古人坐法,双膝跪平,臀部放在脚后跟上),有五十余年,从未伸开两腿随便坐过。由于时间太久,木榻上正当膝处都磨穿了。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心意恬静,淡然隐居。

【典形】管宁床、管宁藜床、藜床穿、木榻跪穿、穴藜床、幼安床、坐穿木榻、木榻膝俱穿、藜床坐欲穿。

【示例】

〔管宁床〕 清·叶燮 《叠韵答学山侄》:“漂泊未归元亮宅,支离合老管宁床。”

〔管宁藜床〕 北周 · 庾信 《小园赋》:“况乎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坐; 嵇康锻灶,既暖而堪眠。”

〔藜床穿〕 唐· 王维 《与魏居士书》:“柴门闭于积雪,藜床穿而未起。”

〔木榻跪穿〕清·吴启元《广宁望医巫闾山雪》:“木榻跪穿心久定,黄金锄去眼谁看。”

〔穴藜床〕 宋·苏轼《游灵隐高峰塔》:“问年笑不答,但指穴藜床。”

〔幼安床〕清·程先贞 《和陶移居为陈幼仲作》:“坐我幼安床,割与华歆席。”

〔坐穿木榻〕 清 · 归庄 《赠徐昭法》:“鬻尽良田三斗酒,坐穿木榻五车书。”


猜你喜欢

  • 党牛怨李

    同“恩牛怨李”。清王士禛《冬日读唐宋金元诸家诗偶有所感各题一绝于卷后凡七首》之二:“党牛怨李君何与,青史千秋有至公。”

  • 化雨

    源见“春风化雨”。本指长养万物的时雨。比喻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的教育。《儒林外史》三六回:“老师文章山斗,门生辈今日得沾化雨,实为侥幸。”【词语化雨】   汉语大词典:化雨

  • 献可

    同“献可替否”。晋陆云《言事者启使复校诸官财用启》:“臣备位大臣,职在献可,苟有管见,敢不尽规。”【词语献可】   汉语大词典:献可

  • 素女愁

    源见“素女弦”。指琴音表现出的哀愁。唐李贺《李凭箜篌引》:“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 犁牛子之

    《论语.雍也》:“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犁:杂色。骍:赤色,角:谓长着整齐的角。用:用它作为祭祀山川的牺牲。山川:指山川之神。舍:舍弃。仲弓的父亲是个既贱且恶的人,而

  • 佩紫囊

    源见“紫囊赌谢”。佩戴紫罗香囊。用以戏示子侄。唐卢纶《酬赵少尹戏示诸侄元阳等因以见赠》诗:“旧时每爱怀朱橘,戏处常闻佩紫囊。”

  • 秦裘

    源见“季子貂敝”。指破旧的皮衣。多形容旅途或客居中处境困顿。唐骆宾王《宿山庄》诗:“拾青非汉策,化缁类秦裘。”【词语秦裘】   汉语大词典:秦裘

  • 牛鬼蛇神

    唐.杜牧《樊川集》十《李贺集序》:“鲸呿鼇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唐杜牧在给李贺集作序时说,牛头鬼、蛇身神,都是虚幻荒诞的事情。后因以喻虚无幻想,荒诞无稽之妖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志

  • 中庭麦

    源见“高凤漂麦”。嘲谑书痴。元郑光祖《倩女离魂》三折:“〔这秀才〕则好教偷灯光凿透邻家壁,则好教一场雨渰了中庭麦。”【词语中庭麦】   汉语大词典:中庭麦

  • 含璞之璧

    源见“和氏之璧”。指未雕琢的和氏璧,喻未遇的才学之士。唐柳宗元《愈膏肓疾赋》:“亦犹卞和献含璞之璧,伯乐相有孕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