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坐榻无毡

坐榻无毡

毡(zhān沾),用兽毛砑成的片状物,可以防寒的用品。也作“坐客无毡”、“客无毡”、“割半毡”、“半毡”、“割毡”等,据江革的故事概括而来。江革,字休映,南朝梁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东北)人。梁时任御史中丞、度支尚书等职。以敢于弹劾权贵,刚直廉洁见称。少时丧父,贫穷,好学不倦,南朝齐时入太学,被王融、谢眺所器重,曾为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学士。有一次谢眺去探访江革,天正下雪,气候严寒,他见江革衣衫单薄,只坐在破絮单席之上,刻苦用功,嗟叹良久,于是脱下身上的短袄,又将自己所带的毡子割下半块一并送给江革充当卧具。后世常以此典形容士人贫寒苦学或对寒士的顾惜资助。

【出典】:

梁书》卷36《江革传》522、523页:“齐中书郎王融、吏部谢眺雅相钦重。眺尝宿卫,还过候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rú如,短衣,短袄),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

【例句】:

宋·苏辙《次韵分司南京李诚之》之一:“公田种秫全抛却,坐客无毡谁与钱。” 宋·黄庭坚《次韵张秘校喜雪》之一:“学子已占秋食麦,广文何憾客无毡。” 金·元好问《寄钦用》:“长门有赋人谁买,坐榻无毡客益寒。” 清·王士祯《题江辰六借书图》之一:“何人解似宣城守,手为江郎割半毡。” 清·吴雯《雨亭王公雪中旋斾喜成二十韵》:“袁安谁枉辙,江革尚分毡。” 清·毛奇龄《冬日过上海署故人任明府制衣衣我感赋》诗:“割毡何足赠江革,解襦不敢衣顾郎。” 清·黄景仁《得吴竹桥书趣北行留别程端立》:“半毡分谢眺,一塌下陈藩。”


【典源】《梁书·江革传》:“ (谢) 朓尝宿卫,还过候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 (ru),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南史·江革传》亦载。

【今译】南朝梁江革自幼聪敏,虽少孤贫而读书勤奋,上太学,举高第,深得谢朓等人器重。一次谢朓去探访江革,天正下雪,气候严寒,他见江革衣衫单薄,只坐在破絮单席之上,仍刻苦用功,不禁嗟叹良久,于是脱下自己身上的短袄,又将自己所带的毡子割下半块送与江革。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士人贫寒; 或形容顾惜寒士。

【典形】半毡、割半毡、客无毡、坐客无毡、坐榻无毡。

【示例】

〔半毡〕清·黄景仁《得吴竹桥书趣北行留别程端立》:“半毡分谢朓,一榻下陈蕃。”

〔割半毡〕清·王士禛《题江辰六借书图》之一:“何人解似宣城守,手为江郎割半毡。”

〔客无毡〕宋·黄庭坚《次韵张秘校喜雪》之一:“学子已占秋食麦,广文何憾客无毡。”

〔坐客无毡〕 宋·苏辙 《次韵分司南京李诚之》之一:“公田种秫全抛却,坐客无毡谁与钱。”

〔坐榻无毡〕 金·元好问《寄钦用》:“长门有赋人谁买,坐榻无毡客益寒。”


猜你喜欢

  • 王褒柏惨

    同“王裒泪”。唐李瀚《蒙求》:“王褒柏惨,闵损衣单。”

  • 剑龙

    源见“虎吼龙鸣”。美称剑。以古时之剑有化为龙者,故云剑龙。唐李贺《吕将军歌》:“北方逆气污青天,剑龙夜叫将军闲。”【词语剑龙】   汉语大词典:剑龙

  • 杀人不眨眼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八“圆通缘德禅师”:“宋大将军曹翰入庐山寺(因征胡则渡江而到此地),缘德禅师不起不揖。翰怒诃曰:‘长老不闻杀人不眨眼将军乎?’师熟视曰:‘汝安知有不惧生死和尚邪!’”后因以“杀人

  • 城府深密

    主谓 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待人处事的心机深沉严密,使人难以理解。语本晋·干宝《晋纪·总论》:“昔高祖宣皇帝……性深阻有如城府,而能宽绰以容纳,行任数以御物。”清·归庄《与叶嵋初》:“

  • 太史南留

    源见“周南留滞”。谓留滞他乡,无所建树。唐杜甫《奉送王信州崟北归》诗:“尉佗虽北拜,太史尚南留。”

  • 驷马夸题柱

    源见“题桥柱”。比喻称赞取得功名荣显。明文徵明《送柯奇纯主事归莆阳》诗:“不须驷马夸题柱,且着斑衣慰依闾。”

  • 庭际玉

    同“谢庭兰玉”。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当时拟弄掌中珠,岂谓先摧庭际玉。”

  • 壤父

    源见“击壤歌”。传说中尧时的田野老人。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壤父年八十余而击壤于道中。”【词语壤父】   汉语大词典:壤父

  • 绛县老人

    《左传.襄公三十年》载:晋悼夫人款待筑杞城归来的舆人,中有绛县人某,问其岁数,他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师旷按六十日轮一甲子推算,曰:“七十三年矣。”史赵说:“亥有二首六身,

  • 锦袍夜泛

    《旧唐书.李白传》:“时侍御史崔宗之谪官金陵,与白诗酒唱和。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旁若无人。”唐朝诗人李白,曾身穿宫锦袍与友人崔宗之月夜乘舟在长江上遨游。后用为咏文人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