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语气词。汔( ㄑㄧˋ qì ):庶几。小:稍微。康:安居休息。 人民也很疲劳了,应尽可能让他们稍稍喘一口气。 旧时常用作悯人疾苦之辞。语出《诗.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鲁迅《南
同“尧天舜日”。前蜀毛文锡《甘州遍》词:“尧年舜日,乐圣永无忧。”见“尧天舜日”。前蜀·毛文锡《甘州遍》词:“~,乐圣永无忧。”【词语尧年舜日】 成语:尧年舜日汉语大词典:尧年舜日
源见“圯桥进履”。指张良在圯下接受黄石公所传的《太公兵法》。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张良授策于圯桥,功崇佐汉。”
靡:无。孑遗:余剩,遗留。 没有遗留下来的。语出《诗.大雅.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陈奂传疏:“《方言》、《广雅》皆云:‘孑,余也。’靡孑遗,即无余遗。”汉.郑玄《诗谱序》:“有夏承之,篇章
源见“庾公尘”。喻显贵的权势。宋王弈《酹江月.和辛稼轩》词:“一箑西风休掩面,白浪黄尘迷目。”
见〔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源见“自出机杼”。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张籍》:“公于乐府古风,与王司马自成机轴,绝世独立。”
源见“乘龙出鼎湖”。指先皇遗物,表示对已故帝王的追念。《魏书.肃宗纪》:“何图一旦,弓剑莫追,国道中微,大行绝祀。”唐窦庠《陪留守韩仆射巡内至上阳宫感兴》诗之一:“武皇弓剑埋何处,泣问上阳宫里人。”【
源见“斗筲小人”。喻才能低下或地位微贱的人。太平天国洪仁玕《钦定军次实录》:“富贵人求得之者,惟修省悔过;忠孝之徒,虽斗筲子亦得与焉。”【词语斗筲子】 汉语大词典:斗筲子
《后汉书.马援传》:“初,援在交阯,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土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