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田骈天口”。谓长于议论,善于雄辩。唐李白《送黄钟之鄱阳谒张使君序》:“气高时英,辩析天口,道可济物,志栖无垠。”
《庄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曰:‘鸡已乎?’曰:‘未也,方虚㤭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
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语出《论语.颜渊》:“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汉书.云敞传.赞》:“云敞之义,著于吴章,为仁由己,再入太府,清则濯缨,何远之有?”汉.王符《潜夫论.慎微》:“德輶如毛,为仁由
源见“南冠楚囚”。钟仪被囚,与之琴,仍奏南音。寓思乡怀土之意。唐温庭筠《上首座相公启》:“成钟仪操乐之规,宽顾悌拜书之恋。”
矜矜:犹“兢兢”。小心翼翼的样子。业业:畏慎的样子。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三国.魏.王基《戒司马景王书》:“天下至广,万机至猥,不可不矜矜业业,坐而待旦也。”见“兢兢业业”。《后汉书·崔吷传》:“~,无
镳(biāo标)马勒子。扬镳,把马勒子向上提,驱马前进。指分路而行,也指双方才力相敌、各有千秋、各占地位。后又喻志趣不同,各走各的路。本于北魏拓跋志故事。拓跋志,字猛略,烈帝之后,少即历览书传,有文才
《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晦:夜。朔:旦。蟪蛄:夏蝉,夏生秋死,故不知春秋。比喻生命短促。【典源】《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
源见“自郐无讥”。谓听音乐而知国政。唐卢照邻《乐府杂诗序》:“延陵听乐,知列国之典彝。”
偃:放倒。息:停止。放倒军旗,停止击鼓。指不暴露目标或停止战斗。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县南)人,三国蜀名将,随蜀先主刘备征战四方,功勋卓著,封翊军将军。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
源见“马上得天下”。指征战打天下。宋辛弃疾《六幺令.用陆氏事送玉山令陆德隆》词:“长喜刘郎马上,肯听《诗》《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