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和氏场

和氏场

韩非子.和氏》:“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

和氏场为楚人卞和得玉之场地。和得玉璞于楚山,先献楚厉王,厉王让玉人鉴别,说是石头,以欺君罪被砍去左脚;后楚武王继位,又献玉璞于武王,玉人鉴别的结果仍是石头,又被砍掉右脚;楚文王继位,卞和抱着玉璞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泪尽而出血。文王问清原委,让玉工理玉,果然理出了稀世之宝“和氏璧”。卞和也被称为识玉之真士。后因以“和氏场”用为指称朝廷的典故。

文选》枣据《杂诗》:“予非荆山璞,谬登和氏场。”


猜你喜欢

  • 樗材

    源见“樗栎”。喻无用之材。多用为谦词。元王逢《得尚书汪公凶问》诗:“樗材荷推奖,思报辑遗编。”【词语樗材】   汉语大词典:樗材

  • 呆女痴牛

    源见“牛郎织女”。对神话中牛郎、织女的戏称。宋杨无咎《雨中花.七夕》词:“嫦娥不嫁,独守清秋……举杯相属,却应羞杀,呆女痴牛。”

  • 朱弦三叹有遗音

    朱弦:乐器上的红色丝弦。三叹:宗庙奏乐,一人唱歌,三人赞叹而应和。遗音:犹“余音”。 红色丝弦弹奏的乐曲,悠扬婉转,余音绕梁。 形容音乐美妙。语出《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

  • 挥斧

    源见“郢匠挥斤”。形容技艺高妙。宋欧阳修《祭苏子美文》:“子之心胸,蟠屈龙蛇。风云变化,雨雹交加。忽然挥斧,霹雳轰车。”【词语挥斧】   汉语大词典:挥斧

  • 范叔僵

    同“范叔寒”。清毛奇龄《冬日过上海署故人任明府制衣衣我感赋》:“顾此短褐不至骭,恻然为念范叔僵。”

  • 曲高惭和

    源见“曲高和寡”。谦称自己才少难能与对方大作唱和。唐郎士元《酬萧二十七侍御初秋言怀》诗:“曲高惭和者,惆怅闭寒城。”

  • 杨妃捧砚

    参见:贵妃捧砚

  • 失马安知非是福

    同“失马何忧”。宋无名氏《贺新郎.新县令美任》词:“失马安知非是福,况庙庭,侑祀方思魏”。

  • 闻雷

    源见“失箸”。谓借他事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三国演义》二一回:“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词语闻雷】   汉语大词典:闻雷

  • 香居之谏

    汉.刘向《新序.刺奢》:“齐宣王为大室,大盖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者。香居(战国齐大夫,又作香车,居车同音,又通假)问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为淫乐,敢问荆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