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听人穿鼻

听人穿鼻

听:听凭、任凭。穿鼻:牛鼻子穿上绳子,以便于牵引。比喻一个人没有主见,听凭别人摆布。张弘策,字真简,范阳方城(今河南西南部,唐河上游)人,与梁武帝萧衍年辈相若,幼时一同嬉戏玩耍。后跟随梁武帝建功立业。齐朝末年,萧衍面对混乱局势,有统一宇内之心。时萧衍的哥哥萧懿在郢州(今湖北武汉一带)任长官。萧衍便派张弘策到郢州,想联合他共谋大业。弘策说:“……如今齐内部六大臣争权夺利,君主(萧宝卷)没有名望,亲信小人,并且想专权,和大臣们积怨日深,必起杀戮。大臣中萧坦心胸狭窄,出口伤人。徐孝嗣,齐尚书令,明帝死后受遗诏辅佐东昏侯萧宝卷,东昏侯失德,徐欲废掉他,犹豫不决,反被东昏侯杀害,也非柱石之才,优柔寡断,盲信别人。如果他们间隙一开,必会土崩瓦解。我们应早做打算,不然后悔也晚了”

【出典】:

南史·张弘策传》卷56,1382-1383页:“帝使弘策到郢,陈计于懿曰:‘……萧坦胸怀猜忌,动言相伤。徐孝嗣才非柱石,听人穿鼻。若隙开衅起,必中外土崩。……如不早图,悔无及也。’”

【例句】:

旧五代史·周书·王峻传》:“峻才疏位重,轻躁寡谋,听人穿鼻。” 《新五代史·贺德伦传》:“愚主听人穿鼻,难与共事矣。”


兼语 听凭人牵着鼻子走。比喻毫无主见,任人支配与摆布。《南史·张弘策传》:“徐孝嗣才非柱石,~。”△贬义。多用于人品性方面。


【词语听人穿鼻】  成语:听人穿鼻汉语词典:听人穿鼻

猜你喜欢

  • 妙语解颐

    颐:面颊。解颐:欢笑。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人。匡衡父辈世代务农,到了匡衡这一代才读书好学。家境贫寒,匡衡为人干农活来补贴家用,精力特别充沛。当时文士们都这样称赞匡衡:“当没人能解说《

  • 下马具檄

    源见“倚马才”。形容文思敏捷,为文一挥而就。宋张孝祥《诸公分韵蹑冒顿之区落》:“横槊能赋诗,下马具檄草。”

  • 黑矟

    同“黑矟公”。唐刘禹锡《故相国燕国公于司空挽歌》:“雕弓封旧国,黑矟继前功。”【词语黑矟】   汉语大词典:黑矟

  • 褒姒笑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周本纪》:“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古时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同悦)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

  • 泣素丝

    同“悲丝染”。唐张九龄《酬宋使君见诒》诗:“顾己欢乌鸟,闻君泣素丝。”

  • 子公摇指

    源见“染指”。喻准备牟取利益。清唐孙华《戒杀诗次东坡岐亭韵》:“子公摇食指,染鼎但一湿。”

  • 水弩

    同“含沙蜮”。水弩,蜮的俗称。唐张祜《寄迁客》诗:“溪行防水弩,野店避山魈。”【词语水弩】   汉语大词典:水弩

  • 改弦易辙

    源见“改弦更张”。比喻改变方向、做法或态度。宋王楙《野客丛书.张杜皆有后》:“且如杜周,亦以酷恶著名,而得全首领以殁,亦可谓幸免矣,使其子孙改弦易辙,务从宽厚,亦足以盖其父之愆。”并列 辙,车轮滚过的

  • 龙潜凤采

    源见“龙潜”。指贤俊之士尚未展现才华和风采。《水经注.庐江水》引晋 张僧鉴《寻阳记》:“其山川明净,风泽清旷,气爽节和,土沃民逸,嘉遁之士,继响窟岩,龙潜凤采之贤,往者忘归焉。”【词语龙潜凤采】  成

  • 庑金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载:汉景帝拜窦婴为大将军,赐金千金,婴置帝所赐金于廊庑,任军吏取用。后因以“庑金”为轻财好施之典。唐陆扆《授朱崇节河阳节度使制》:“庑金咸伫于窦婴,竹马思迎于郭伋。”【词语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