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春秋时,楚国的一位贤者叶公向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为人,当时子路未回答他。孔子对子路道:“你为何不这样说:说起他的为人,用功便忘记了吃饭,快乐便忘记了忧愁,不晓得衰老将要来了。如此罢了。”后用“发愤忘食”指学习、工作勤奋专心。

东汉.班固《汉书.王吉传》载:“诉訢焉发愤忘食,日新厥德。”


猜你喜欢

  • 长林丰草

    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吾每读向子平(即向长,王莽时有人举他为官,他坚辞不受,入山隐居。)、台孝威(即台佟,东汉初隐士,采药为业。)传,慨然慕之,想其为人。……又读庄、老,重增其放,故使荣进之心

  • 字惸孤

    参见:氾毓字孤

  • 五噫鸾

    源见“五噫歌”。指隐居不仕的梁鸿。宋苏辙《次韵子瞻送范景仁》:“归休三黜柳,赋咏五噫鸾。”

  • 阳城惑

    《文选》卷十九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序》:“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

  • 牛心炙

    《晋书.王羲之传》:“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噉,?先割啗羲之,于是始知名。”牛心炙即烤牛心,是上等食品。周?看到年幼的王羲之,感觉是位人才,日后大有前

  • 天道无亲

    《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天道无亲,唯德是授。’吾庸知天下之不授晋且以劝楚乎?君与二三臣其戒之!”“天道无亲”,意谓上天公正,不偏袒亲私。唐.陈子昂《梓州射洪县武东山故居士陈君碑》:“嗟尔百代,子子

  • 跋踬

    同“跋疐”。三国 魏李康《运命论》:“盖笑萧望之跋踬于前,而不惧石显之绞缢于后也。”【词语跋踬】   汉语大词典:跋踬

  • 藏舟去壑

    《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郭象注:“舟日易矣,而视之若旧;山日更矣,而视之若前……故向者之我,非复今我也,我与今俱往,岂常守故哉?”王先

  • 梦池秀句

    同“梦春草”。宋 史祖达《东风第一枝》词:“今夜觅,梦池秀句;明月动,探花芳绪。”

  • 元规尘

    同“庾公尘”。唐李白《送岑征君归鸣皋山》诗:“蹈海宁受赏,还山非问津。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典源】 《艺文类聚》卷六引晋·郭澄之《郭子》 曰:“庾公名位渐重,足倾王公。时庾亮在石头,王公在城,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