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九“奇政”:“李封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罚,但令裹碧头巾以辱之。随所犯轻重,以日数为等级,日满乃释。吴人著此服出入州乡以为大耻。”我国古代,以绿帻为贱役的服饰,到元、明时,规定
《南齐书.高帝纪上》:“昔金德既沦,而传祚于我有宋,历数告终,实在兹日,亦以水德而传于齐。”后因以“水宋”称南朝 刘宋。刘裕得帝位后,自称水德王。清俞樾《茶香室丛钞.火宋》:“元李治《敬斋古今黈》云:
源见“玉斧修月”。咏圆月。宋张枢《壶中天.月夕登绘幅堂》词:“应是琼斧修成,铅霜捣就,舞《霓裳》曲遍。”
同“解衣推食”。唐元稹《驯犀》诗:“脱衣推食衣食之,不若男耕女会织。”
源见“龙伯钓鳌”。形容善钓。宋刘攽《和罗著作渔翁》:“龙伯国人连六鳌,二山漂流不能止。”【词语连六鳌】 汉语大词典:连六鳌
躄(bì毕):跛子。此典指平原君赵胜的姬妾笑人跛脚,最后被杀头谢罪。后以此典比喻轻宾客而重女色;或比喻嘲笑有残疾的人。平原君(?——前251年),姓赵名胜。是赵惠文王弟弟,因最早封地在平原(今山东平原
《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瑯琊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此事另见“树犹如此”条。后以“金城柳”用为悲叹时光易逝的典故。宋.李清照《上枢
佛家静修之法。默数鼻息出入,使本心排除杂念,归于安静。《金刚顶经疏》:“安那般那,亦即阿那波那,亦云阿般那,谓数息观。”“数息”一称“持息念”,为佛门五停心之一。【词语数息】 汉语大词典:数息
源见“庄舄越吟”。借指旅中思归故国。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序:“庄舄既显而思归,关羽报恩而终去。”【词语庄舄思归】 成语:庄舄思归
《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后因以“迁兰变鲍”比喻潜移默化。《南史.恩幸传论》:“探求恩色,习睹威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