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厂卫

厂卫

厂:指东厂、西厂、内行厂;卫:指锦衣卫。合称厂卫,为明朝内廷的特务侦察机构。东厂系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于北京东安门北;西厂系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设于旧灰厂;内行厂系明武宗正德初年设于荣府旧仓地;锦衣卫原为内廷亲军,皇帝的卫队,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成立。东、西厂或内行厂的头目,多由司礼监太监充任。管东厂的太监称为“督主”,经常以司礼监秉笔太监或其他太监兼任。其下设掌刑千户和理刑百户。成化十三年设西厂时,以太监汪直领之,其人员权力超过东厂。武宗时太监刘瑾另设内行厂,自成系统,权势居东西厂之上,用刑尤为酷烈。锦衣卫长官的指挥使,以皇帝亲信心腹担任。其下领有十七个所和南北镇抚司,设官有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等。除侍卫掌管卤簿(古代帝王出外时在其前后的仪仗队。)仪仗而外,专门负责侦察,名为“缇(tí题)骑(jì记)”。厂与卫的职权基本无差别,但由于锦衣卫属于外官,奏事须用奏疏,还有勋戚及其子弟参加,不如东厂太监亲近,故厂的势力总要大于卫。这样,锦衣卫侦伺一切官民,厂则侦察官民和锦衣卫,西厂有时还监视东厂,内厂则监视官民和厂卫,而皇帝直接领导与监督所有侦察机关,构成一套侦察特务体系。厂与卫都可以不通过司法机构,直接奉诏行事,受理词状,任意逮捕吏民。其冤狱不可胜数,致使朝野上下,人人自危。厂卫,是明代特务政治的工具,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有明一代,一直存在。

【出典】:

明史》卷95《刑法志三》2331页:“东厂之设,始于成祖。锦衣卫之狱,太祖尝用之,后已禁止,其复用亦自永乐时。厂与卫相倚,故言者并称厂卫。”《明史·刑法志三》2337页:“六年,侍郎张璁等言:‘祖宗设三法司以纠官邪,平狱讼。设东厂、锦衣卫,以缉盗贼,诘奸宄。自今贪官冤狱仍责法司,其有徇情曲法,乃听厂卫觉察。盗贼奸宄,仍责厂卫,亦必送法司拟罪。’诏如议行。”

【例句】:

清·吴乘权《纲鉴易知录》·《明纪》卷7:“时内臣张锐掌东厂,威势与宁埒,中外号曰‘厂卫’。”


【词语厂卫】   汉语词典:厂卫

猜你喜欢

  • 晨省

    同“晨昏定省”。唐孙逖《送李给事归徐州觐省》诗:“列位登青琐,还乡复彩衣。共言晨省日,便是昼游时。”【词语晨省】   汉语大词典:晨省

  • 丁公藤

    唐.李延寿撰《南史.解叔谦传》:“解叔谦者楚梁,雁门人也。母有疾,叔谦夜于庭中嵇颡祈福,闻空中语云:‘此病得丁公藤为酒便差(差,同瘥,音chài,病愈)。’即访医及《本草注》(此指当时记载中草药的书籍

  • 门有雀罗

    同“门可罗雀”。清钱谦益《岁暮杂怀》诗:“卒岁闻门有雀罗,流年徂谢意如何?”

  •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恶( ㄨˋ wù ):厌恶,憎恶。 指做了错事、坏事而感到羞耻、憎恶的心情,人人都有。语出《孟子.告子上》:“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明.无名氏《杨家府演义》二卷:“孟良曰:‘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某

  • 汗出如浆

    参见:汗逾水浆

  • 抟风鹏

    同“抟鹏”。宋叶梦得《用前韵送敦立》:“人言抟风鹏,不及翳叶蝉。”

  • 八米诗章

    源见“八米卢郎”。借指美文华章。唐元稹《重酬乐天》诗:“百篇书判从饶白,八米诗章未伏卢。”

  • 危微精一

    《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宋儒把以上十六字看作是尧、舜、禹心心相传的个人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的原则。“危微精一”则是十六字心传的省称。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一》:“唐

  • 献可

    同“献可替否”。晋陆云《言事者启使复校诸官财用启》:“臣备位大臣,职在献可,苟有管见,敢不尽规。”【词语献可】   汉语大词典:献可

  • 乡共白云连

    源见“白云亲舍”。喻思念远离的家乡父老。唐卢照邻《送幽州陈参军赴任寄呈乡曲父老》诗:“人同黄鹤远,乡共白云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