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却之不恭

却之不恭

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谓拒绝邀请或馈赠是对别人不恭敬。后“却之不恭”多用为接受邀请或馈赠的客套话。《金瓶梅词话》三九回:“小道蒙老爹错爱,迭受重礼,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主谓 却,推却,推辞,拒绝。拒绝别人的热情邀请或馈赠,反而显得不够恭敬(还不如接受)。语本《孟子·万章下》:“却之为不恭。”高阳《粉墨春秋》:“‘~,受之有愧。’小纯阳颔首为礼:‘谢谢。’”△常用作接受他人的礼品时说的客套话。与“受之有愧”连用,表示接受馈赠时的为难和不安。→情不可却


【词语却之不恭】  成语:却之不恭汉语词典:却之不恭

猜你喜欢

  • 黄犬书

    源见“黄耳传书”。借指家书。宋陈亮《青玉案》词:“黄犬书来何日许?辋川轻舸,杜陵尊酒,半夜灯前雨。”【词语黄犬书】  成语:黄犬书

  • 伯有被甲

    源见“惊以伯有”。指传说中春秋 郑大夫伯有死后变为厉鬼事。古代哲学家常用为“神不灭”的佐证。南朝 梁范缜《神灭论》:“伯有被甲,彭生豕见,《坟》、《索》著其事,宁是设教而已邪?”

  • 触山

    源见“共工触柱”。比喻力大无穷。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触山之力无以抗,倒日之诚弗能感。”【词语触山】   汉语大词典:触山

  • 席上珍

    《礼记.儒行》:“哀公命席,孔子侍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孔子曾经说,有德才的儒士好比是草席上的宝玉,等待人来聘用。后遂用为赞美受人尊重的

  • 潘安

    源见“潘安貌”。借称美男子。明高濂《玉簪记.重效》:“国士潘安,贤门孟光,芳姿玉立珪璋。”《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难道真个嫌我丑陋……一定要选个陈平、潘安不成?”【词语潘安】   汉语大词典

  • 赍志以殁

    同“赍志而殁”。宋范浚《徐忠壮传》:“议既格沮,兵不复出……而卒赍志以殁,义士所为悼叹者也。”见“赍志没地”。清·侯方域《阳羡宴集序》:“一时同事者若吴贵池之蹈刃而死,李华亭之~,风飘烟散,略已如期。

  • 祖纳锥

    《晋书.祖逖传》附《祖纳传》:“时梅陶及锺雅数说馀事,纳辄困之,因曰:‘君汝颍之士,利如锥;我幽冀之士,钝如槌。持我钝槌,捶君利锥,皆当摧矣。’陶、雅并称‘有神锥,不可得槌。’纳曰:‘假有神锥,必有神

  • 羞涩空囊

    源见“阮囊羞涩”。指羞于贫困。清尤侗《除夕再哭亡妇》诗之四:“可怜索米长安客,羞涩空囊乏纸钱。”

  • 锦幪独行

    《南史.隐逸传.释宝志》:“时有沙门释宝志者,不知何许人。有于宋泰始中见之,出入钟山,往来都邑,年已五六十矣。齐、宋之交,稍显灵迹。被发徒跣,语嘿不伦。或被锦袍,饮啖同于凡俗。恒以铜镜、剪刀、镊属挂杖

  • 偷香窃玉

    亦作“窃玉偷香”。偷香:指贾充女贾午以所偷奇香私赠韩寿之事。后泛指男子暗中和女子偷情。韩寿(?-291年),字德真,南阳堵阳(今河南南阳一带)人,西晋大臣贾充之婿,官至散骑常侍、河南尹。韩寿容貌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