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南面百城

南面百城

南面,古以南向为尊,面向南坐,即指居尊位。百城,百座城池,表示领地广大。形容高居权要,尊贵荣耀富有。本北魏李谧言志之语。李谧,字永和,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少好学,博通诸经,遍览百家,以至本是他拜小学博士孔璠为师,数年后,璠反向谧请教,为此与谧同学的人戏称:“青成兰,兰谢青,师何常,在明经。”后朝廷征召他为著作佐郎,他推辞;州里两次举荐征召,他也不就;只以弹琴读书为业,然而年仅三十二就死了,遐迩悼惜。于是,孔璠等学官45人上奏道:“故处士赵郡李谧,年十三通《孝经》、《论语》、《毛诗》、《尚书》,更长历数之术,州闾有神童之号。曾鸠集诸经,广校同异,提笔为文,文气磊落,令读者忘疲。曾表明自己的志向说:‘丈夫只要拥书万卷,何必有统辖百城的尊贵。’并真的弃产而治学守道,但正欲宣扬坟典,可惜暴疾而卒,朝廷怎可漠然视之呢!”不久,圣上降诏,赞谧“志守冲素,儒隐之操”。并旌表李谧门闾,门称‘文德’,里称‘孝义’,昭示谧的高节。后也以坐拥书城,拥书百城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又作书城坐拥,自拥书城,拥百城书,书拥百城,坐拥书百城,拥书南面,南面拥书,百城之富。

【出典】:

魏书》卷90《李谧传》1938、1939页:“其年,四门小学博士孔璠等学官四十五人上书曰:‘窃见故处士赵郡李谧……鸠集诸经,广校同异,比三传事例,名《春秋丛林》,十有二卷……辞气磊落,观者忘疲。每曰:‘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暴疾而卒……其可默乎!’事奏,诏曰:‘谧屡辞征辟,志守冲素,儒隐之操,深可嘉美……谥曰贞静处士,并表其门闾,以旌高节。’遣谒者奉册,于是表其门曰‘文德’,里曰‘孝义’云。”

【例句】:

清·黄宗羲《天一阁藏书记》:“强解事者,以数百金捆载坊书,便称百城之富。” 清·李渔《闲情偶寄·音律第三》:“填词之乐,上天入地,作佛成仙,无不随意到,较之南面百城,洵有过焉者矣!” 清·归庄《感怀》:“捉鼻东山关气运,拥书南面足经纶。” 清·归庄《苦家居作·之四》:“安得良朋共披对,雄哉南面拥书城。” 清·尤侗《夏日闲居杂咏八首·之三》:“南面百城足矣,北窗一枕悠然。” 清·王士祯《阅先兄西樵故书泣赋》:“南面百城如昨梦,河东三箧忆往年。” 清·顾汧《木庵荆岩梅崖枉过夜话分得鱼字·之一》:“寒窗独拥百城书,客至雄谈慰索居。” 清·黄景仁《笥河先生见次原韵》:“自拥书城掩关坐,不知门外有车尘。” 清·丘逢甲《次韵和柳汀三十感怀》:“斗酒归谋延寿客,书城坐拥胜穷官。”


并列 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这里指身份显贵。百城,上百座城市,这里指土地广大。旧时形容统治者的尊荣富贵。《三国志·魏书·李谧传》:“每曰:‘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多用于炫耀富贵显达方面。 →薰天赫地 ↔低三下四


【典源】《魏书·李谧传》:“ (李谧)每曰:‘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遂绝迹下帏,杜门却扫,弃产营书,手自删削,卷无重复者四千有余矣。”《北史·李谧传》亦载。

【今译】北魏李谧藏书丰富,博览群籍。他常常说:“大丈夫只要拥有万卷书,何必去做封有百城的王侯。”他深居室中,闭门研读,亲手校勘,整理出有四千余卷之多。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家中藏书极丰; 或形容以读书自娱。

【典形】 百城、百城高拥、百城经若史、南面百城、书城、万卷书满堂、拥书南面、拥书百城、百城乐。

【示例】

〔百城〕 清·黄遵宪《代柬寄诗五兰谷》之二:“袖留孤刺在,书自百城围。”

〔百城高拥〕 明·陈子龙《万卷楼歌为王子彦赋》:“王郎风雅静者流,百城高拥何所求。”

〔百城经若史〕 明·袁宏道《戏题斋壁》:“千钟与糟, 百城经若史。”

〔南面百城〕 清·王土禛《阅先兄西樵故书泣赋》:“南面百城如昨梦,河东三箧忆往年。”

〔书城〕 清·黄景仁《笥河先生见次原韵》:“自拥书城掩关坐,不知门外有车尘。”

〔万卷书满堂〕 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拥书南面〕 清·归庄《感怀》:“捉鼻东山关气运,拥书南面足经纶。”


【词语南面百城】  成语:南面百城汉语词典:南面百城

猜你喜欢

  • 浦珠

    同“合浦珠”。前蜀贯休《寄景地判官》诗:“浦珠为履重,园柳助诗玄。”

  • 拔类超群

    见“出类拔萃”。元·汤式《一枝花·劝妓女从良》套曲:“任待要片时间~,则除是三般儿结果收因。”【词语拔类超群】  成语:拔类超群汉语大词典:拔类超群

  • 嘑尔蹴尔

    《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后以“嘑尔蹴尔”指无礼的、污辱性的施舍。清昭梿《啸亭杂录.王述庵书》:“小省学政,职分本微,

  • 东阿之治

    《文选》卷二四晋.潘尼(正叔)《赠河阳》诗唐.李善注引《说苑》(按:今本刘向《说苑》正文不载,附于书后佚文中):“子奇年十八,齐君使治阿,既行,齐君悔之。遣使追,使者返曰:‘子奇必能矣,共载者皆白首者

  • 胡山叶飞

    唐.张固《幽闲鼓吹》:“乔彝京兆府解试,时有二试官。彝日午叩门,试官令引入,则已醺醉。视题曰《幽兰赋》,不肯作,曰:‘两个汉相对作此题!速改之。’为《渥洼马赋》,曰:‘校些子。’奋笔斯须而就,警句云:

  • 五言长城

    《新唐书.秦系传》:“(秦系)与刘长卿善,以诗相赠笑。权德舆曰:‘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注:喻可以固守而人不能胜),系用偏师攻之,虽老益壮。”唐.刘长卿善为五言诗,自称“五言长城”,后用此赞称善作五言诗

  • 文以意为主

    意:指思想内容。 文章以思想内容为主。语出唐.杜牧《答庄充书》:“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金.赵秉文《竹溪先生文集引》:“文以意为主,辞以达意而已。”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

  • 桃李成蹊

    蹊(xī希):小路。此典比喻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因为开花和结有果实吸引人们前来,所以在树下很自然地被人们踩成一条小路。后以此典形容人品行高尚,自然受人仰慕;或比喻注重实际而不讲求虚名。司马迁撰写《史记

  • 南史笔

    源见“太史简”。谓良史直书史实。清顾炎武《杭州》诗之二:“谁为斩逆臣,一奋南史笔?”

  • 撰杖

    源见“撰杖捧履”。指执教授徒。唐杨炯《从弟去盈墓志铭》:“自摄齐东序,撰杖西胶,推宰我之能言,贵颜回之有德。”清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昔时姚先生撰杖都讲之所,今为犬羊窟宅,深固而不可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