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华元弃甲”。形容战败损失辎重。清 鲍珍《范忠贞公祠》诗:“当年闽海见传烽,犀兕空多弃甲重。”
源见“门可罗雀”。指冷落的门第。元丁复《送张志可侍父之奉化幕官》诗之六:“客厌翟公第,妻憎季子裘。”
源见“左右袒”。偏护一方。清昭梿《啸亭续录.先恭王之正》:“居相位者,当有相度,西林偏袒乡党,非持平天下之道也。”“偏袒”指偏向一方、袒护一方之意。其字面意思是: 露出右肩或左肩。佛教徒露出右肩,以示
源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喻攀附求腾达的人。宋刘克庄《沁园春.六和林卿韵》词:“人言八十鹰扬,笑千岁如何尺捶量。但负图龟马,藏之为宝;舐丹鸡犬,去不能将。”
《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音gāng,用两手举重物)鼎,才气过人。”项羽力大,能扛鼎,故有时以“扛鼎”指项羽。宋.苏轼《安期生》诗:“难堪踞床洗,宁挹扛鼎雄。”【词语扛鼎】 汉语大
晋潘岳《〈秋兴赋〉序》:“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夙兴晏寝,匪遑底宁。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于时秋也,故以‘秋兴’名篇。”后以“潘安秋兴”喻指赏秋的兴致和咏秋的才情。唐李端
表示自然景物长供人们享用。语出唐.李白《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清.刘熙载《艺概.诗概》:“‘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上四字共知也,下五字独得也。”
同“池塘丽句”。唐元稹《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诗:“闻有池塘什,还因梦寐遭。”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韦陟〕每令侍婢主尺牍,往来复章,未尝自札,受意而已。词旨重轻,正合陟意。而书体遒利,皆有楷法,陟唯署名。尝自谓所书‘陟’字,如五朵云,当时人多仿效,谓之郇公五云
《诗.小雅.四月》:“四月维夏,六月徂暑。”郑玄笺:“徂,犹始也,四月立夏矣,而六月乃始盛暑。”后因以称盛暑。晋夏侯湛《大暑赋》:“乃三伏相仍,徂暑肜肜。上无纤云,下无微风。扶桑赩其增燌,天气晔其南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