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陑
《书.汤誓序》:“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注:音ér,山名,传说即河东县之雷首山。)”传:“桀都安邑,池升道从陑。”
汤相伊尹,发迹于陑,终于助汤灭了夏桀,成为殷的开国元勋。后因用“升陑”为发迹、创业之始的典故。
唐.李商隐《送从翁东川弘农尚书幕》:“刊木方隆禹,升陑始创殷。”
【词语升陑】 汉语词典:升陑
《书.汤誓序》:“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注:音ér,山名,传说即河东县之雷首山。)”传:“桀都安邑,池升道从陑。”
汤相伊尹,发迹于陑,终于助汤灭了夏桀,成为殷的开国元勋。后因用“升陑”为发迹、创业之始的典故。
唐.李商隐《送从翁东川弘农尚书幕》:“刊木方隆禹,升陑始创殷。”
同“乘鸾跨凤”。明 无心子《金雀记.定婚》:“一场好事天来到,指日乘鸾吹凤箫。”
源见“子猷惜此君”。形容竹清雅可爱。唐 韦式《一字至七字诗.竹》:“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见“改过迁善”。《醒世恒言》卷27:“不知大舅怎生样劝喻,便能~。如此可见好人原容易做的,只在一转念耳。”【词语改过从善】 成语:改过从善汉语大词典:改过从善
同“以莛撞钟”。清唐孙华《敬题先师朱昭芑先生遗像》诗:“驽乘烦轻策,洪钟扣寸莛。”
同“宣麻”。唐黄滔《寄陈侍御》诗:“千年二相未全夸,犹阙闽城贺降麻。”《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元年》:“昨王随自吏部侍郎、平章事超越十资,复为上相。此乃非常之恩,必待非常之才。而随虚庸邪谄,非辅相器,
同“攀龙附凤”。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欣戴大弟,攀鳞附翼。惟冀早膺图箓,以宁北庶。”元刘文《祭兖国公文》:“有攀鳞附翼之志,无施劳伐善之心。”见“攀龙附凤①”。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
旧称父母居住之地。也借以称父母。唐代杜甫《送韩十四江东省觐》诗:“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词语庭闱】 汉语大词典:庭闱
宋.范正敏《遯斋闲览》:“李安义者谒富人郑生,辞以出,安义于门上大书午字而去。或问其故,答曰:‘牛不出头耳。’此亦昔人题凤之意。”(引自《历代笑话集》)午字字形为牛字不出头,李安义题午于门,是讥骂郑生
同“赤髭”。清戴璐《藤阴杂记》八:“赤頿皆赴集,白足竞骈阗。”【词语赤頿】 汉语大词典:赤頿
同“冯谖市义”。唐李翰《蒙求》:“汲黯开仓,冯驩折券。”【词语冯驩折券】 成语:冯驩折券汉语大词典:冯驩折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