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刻猴

刻猴

同“刻棘”。南朝 梁江革《又赠何记室诗》:“刻猴虽言巧,辩对今知章。”


猜你喜欢

  • 双蛇结绶

    源见“蛇盘绶笥”。升官晋爵之兆。北周庾信《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祖守南邦,考镇东郡。两龟为印,双蛇结绶。”

  • 吴市箫

    同“吴市吹箫”。白蕉《江浦》诗:“不饮盗泉水,愁闻吴市箫。”

  • 歌黍

    源见“黍离愁”。唱《黍离》之歌。寓慨叹兴废之意。明高启《长洲苑》诗:“城迷歌黍客,地属采荛童。”【词语歌黍】   汉语大词典:歌黍

  • 张仪璧

    同“张仪韫璧”。明梅鼎祚《玉合记.拒间》:“曾盗张仪璧,还装陆贾金。”

  • 瓮间吏部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便足了一生”刘孝标注引《晋中兴书》:“〔毕卓〕太兴末为吏部郎,尝饮酒废职。比舍郎酿酒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取饮之。主者谓是盗,执而缚之。知为吏部也,释之。卓遂引主人燕

  • 八行书

    同“八行”。北齐邢邵《齐韦道逊晚春宴》诗:“谁能千里外,独寄八行书?”【词语八行书】   汉语大词典:八行书

  • 埋血

    源见“苌弘化碧”。谓蒙冤抱恨。唐温庭筠《马嵬驿》诗:“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成碧草愁。”

  • 芙蓉裳

    《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荷花)以为裳。”以芙蓉为裳,是诗人屈原表达自己的志趣高洁,不同流合污的品行,后遂用为象征人的志行高洁的典故。宋.黄庭坚《赣上食莲有感》诗:“安得同袍子,归制芙

  • 赵州茶

    《五灯会元.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载:唐代高僧从諗代称赵州,曾问新到的和尚:“曾到此间么?”和尚说:“曾到。”赵州说:“吃茶去。”又问另一和尚,答“不曾到”。赵州说:“吃茶去。”院主疑而问之,

  • 沐栉

    同“沐雨栉风”。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四节:“不知汉人沐栉而耕之,满人坐而食之,其中固久含有抑郁不平殆哉岌岌之象。”【词语沐栉】   汉语大词典:沐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