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乘槎”。谓询问究竟。清程先贞《还山春事》诗:“万象自觉销磨尽,懒向成都问姓严。”
唐朝诗人许浑在“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李唐王朝逐步走向衰败、农民大起义正处于酝酿的时代,面对即将来临的时代风雨,写下了《咸阳城东楼》这一千古著名的诗章。这首七律写道:“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
源见“尾生抱柱”。指守信义。谢无量《己酉岁未尽七日自芜湖溯江还蜀》诗:“义皆攀尾柱,泣为下苏坑。”【词语攀尾柱】 汉语大词典:攀尾柱
源见“乘龙出鼎湖”。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明李东阳《张公墓志铭》:“盖有意大用,未几而龙驭上宾矣。”主谓 驭,驾驭。乘龙升天,为天帝上宾。《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采首山铜,铸
《书.泰誓下》:“予克受,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孔传:“言文王无罪于天下。”周文王死后,武王颂之为“文考”。后用为帝王亡父的尊称。《后汉书.明帝纪赞》:“懋惟帝绩,增光文考。”唐张说《上党旧宫述圣颂
让犯罪的人互相牵引株连,以便最后找出首犯,称“株送徒”。《史记.平准书》:“世家子弟富人,或斗鸡走狗,弋猎博戏,乱齐民。及徵诸犯,令相引数千人,命曰‘株送徒’,入财者得补郎。”司马贞《索隐》:“先至之
《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桓温)北征,袁虎(袁宏,小字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绝可观。东亭(王殉)在侧,极叹其才。”晋.袁宏为桓温起草文告,倚马挥笔,顷
《周易.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盖言顺(顺,通慎)也。”行于霜上而知严寒结坚冰的冬季即将到来,故应防慎于始,切实安排好过冬的事。后因用以比喻见微知著,寻端见绪,防微而杜渐。《后汉书.蔡邕传》:“是
同“什袭珍藏”。宋欧阳修《谢赐〈汉书〉表》:“十袭珍藏,但誓传家而永宝。”【词语十袭珍藏】 成语:十袭珍藏汉语大词典:十袭珍藏
宋人辑《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称:赵公元帅,即赵玄坛,为道教所尊奉之神。此神姓赵名朗,字公明,俗称“赵公元帅”。相传古时有个叫赵公明的人,秦时在终南山避乱,精修至道,功成封为“正一玄坛元帅”,故称“赵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