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舒姑泉
源见“一倡一和”。谓一人首唱,他人相和,互相应答。后亦指以诗词相酬答。《礼记.乐记》:“倡和清浊。”孔颖达疏:“先发声者为倡,后应声者为和。”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五:“〔陈后主〕与幸臣各制歌词,极
《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后以“言废”谓说的话不被采纳。《后汉书.郎?传》:“诚知愚浅,不合圣听,人贱言废,当受诛罚。”【词语言废】 汉语大词典:言废
同“牛刀小试”。清沈起凤《谐铎.鸡谈》:“倘得牛刀一试,冀他年大用也哉!”
元.石君宝《曲江池》二折:“笑里刀剐皮割肉,绵里针剔髓挑觔。”因以“绵里针”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也比喻小心珍惜。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得了个纸条儿,恁般绵里针,若见玉天仙怎生软厮禁?
唐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后以“为人作嫁”谓空为别人辛苦忙碌,自己得不到一点好处。《红楼梦》九五回:“何必为人作嫁?”瞿秋白《赤都心史》四十:“我辛苦艰难,‘为人作嫁’干
《后汉书.冯衍传》载:冯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人。光武帝以其归降较晚,黜而不用,衍上书陈八事,帝将召见,因权贵谗毁而不得入。后“为诸王所聘请,寻为司隶从事。帝惩西京外戚宾客,故皆以法绳之,大者抵死徙,其余
同“啮雪吞毡”。《群音类选.〈祝发记.分食寄姑〉》:“信熊掌和鱼怎得兼,便有龙肝凤髓,也只合啮雪餐毡。”见“啮雪吞毡”。《群音类选·〈祝发记·分食寄姑〉》:“信熊掌和鱼怎得兼,便有龙肝凤髓,也只合~。
同“席门穷巷”。唐王勃《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席门蓬巷,伫高士之来游;丛桂幽兰,喜王孙之相对。”见“席门穷巷”。唐·王勃《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伫高士之来游;丛桂幽兰,喜王孙之相对。”【词语席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文王伐崇(注:崇,古国名,地在丰、镐之间。《史记.周本纪》称“伐崇侯虎”概指此),至凤凰虚,袜系解,因自结。太公望曰:‘何为也?’王曰:‘君与处皆其师,中皆其友,下尽其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