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出言不逊

出言不逊

逊:礼貌,谦恭。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张郃(?-231年),字义,河间鄚(今河北任丘)人。初从韩馥征黄巾,韩馥兵败,投奔袁绍,后改投曹操,为曹魏名将。魏明帝曹睿时率军与诸葛亮交锋,败马谡。后在战斗中中箭而死。张郃有勇有谋,但不为袁绍所用。官渡之战时,曹操亲自带兵攻击袁绍的军粮基地乌巢。张郃献计说:“曹操的军队是精锐之师,乌巢守兵必定会被击败,应派兵救援。”谋士郭图却说应派兵袭击曹操大营,以解乌巢之急。张郃认为曹操营垒坚固,攻之必不能破。袁绍不依张郃之计,只派小部分军队救援乌巢,而以重兵攻打曹操军营,却未能攻下,而乌巢果然被曹操攻破,袁绍军队崩溃。郭图很羞愧,便诬陷张郃说:“我军打了败仗,张郃却很高兴,并且说话很不客气。”张郃怕被害,便投奔了曹操。

【出典】:

三国志·魏书》《张郃传》卷17第525页:“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绍遣将淳于琼等督运屯乌巢,太祖自将急击之。郃说绍曰:‘曹公兵精,往必破琼等,琼等破,则将军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郭图曰:‘郃计非也。不如攻其本营,势必还,此为不救而自解也。’……太祖果破琼等,绍军溃。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慎,乃归太祖。”

【例句】: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8回:“桓公大怒曰:‘匹夫出言不逊!’喝令斩之。”


主谓 讲话顶撞别人,没礼貌。语本《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郭)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梁晴《暧昧》:“两家司机都有点~,曾冬妮跳下车去劝架,对方的司机挑着大拇指问她。”△贬义。描写人讲话没有修养。→出言万状 恶语伤人 出言无状 ↔谦厚有礼.彬彬有礼


【词语出言不逊】  成语:出言不逊汉语词典:出言不逊

猜你喜欢

  • 郭巨埋儿

    《太平御览》卷四一一引汉.刘向《孝子传》:“郭巨,河内温人。甚富,父没分财二千万余两,分与两弟,己独取母供养……妻产男,虑举之则妨供养,乃令妻抱儿,欲掘地埋之。于土中得金一釜,上有铁券云:‘赐孝子郭巨

  • 反眼不识

    翻着眼睛不认人,比喻忽然变脸。唐代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连动 翻脸不认人。宋·洪《盘洲文集·

  • 淮阳绩

    源见“卧治”。谓清简无为,政绩显著,为人所称颂。宋刘敞《睡起》诗:“愧无淮阳绩,高卧亦终年。”【词语淮阳绩】   汉语大词典:淮阳绩

  • 穿窬

    《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欤!”何晏集解:“穿,穿壁;窬,窬墙。”《孟子.尽心下》:“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赵岐注:“穿墙逾壁,奸利之心也。”指挖墙洞、爬墙头

  • 求黄柑

    《南史.张邵传》附张畅:“太武又遣送毡及九种盐并胡豉,云‘此诸盐各有所宜……’又求黄甘。”魏太武帝兵到彭城(今江苏徐州)时,曾使尚书李孝伯至城下与宋沛郡太守张畅通话,要求送黄柑。后以此借喻敌人南侵之典

  • 欧车茵

    源见“醉吐相茵”。形容烂醉呕吐。欧,通“呕”。清钱谦益《顾炳秀才遗书索饮有醉吐丞相车茵之语作七字句报之》:“已见相公呼后舍,更闻驭吏欧车茵。”

  • 头巾漉酒

    源见“酒漉纱巾”。用头巾滤酒取饮。形容洒脱不羁的生活。唐雍陶《寄永乐殷尧藩明府》诗:“头巾漉酒临黄菊,手版支颐向白云。”

  •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比喻时机紧迫,势必如此,别无选择。语出《太平御览》卷五九七引《魏书》:“太祖平邺,谓陈琳曰:‘君昔为本初作檄书,但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乎?’琳谢曰:‘矢在弦上,不得不发。’太祖爱其才,不咎。”清.陈

  • 辽门之鹤

    同“辽东鹤”。唐宋之问《为杨许州让右羽林将军表》:“五色无主,如惊叶县之龙;千秋来归,似对辽门之鹤。”【词语辽门之鹤】  成语:辽门之鹤汉语大词典:辽门之鹤

  • 反风灭火

    唐.欧阳询等编修《艺文类聚》卷八〇引《陈留耆旧传》:“刘昆为江陵令,民有火灾,昆向火叩头,即霈然下雨。诏问:‘反风灭火,虎北渡河,何以至此?’昆曰:‘偶然。’帝曰:‘此长者之言也。’”叩头岂能救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