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泽枯之惠”。形容深恩。清冯桂芬《苏太义园记》:“未尝不叹国家深恩厚泽被遐迩而浃幽明,与周文王泽枯相辉映也。”【词语泽枯】 汉语大词典:泽枯
源见“叉手吟”。指唐代诗人温庭筠。《红楼梦》四九回:“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典源】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三:“温庭筠烛下未尝起草,但笼
“弱”可以由“强”产生;“乱”可以由“治”产生。 表示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相反方向转化。语出《孙子.势篇》:“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汉.王符《潜夫论.浮侈》:“夫贫生于富,弱生于强,乱生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临川东兴,有人入山,得猿子,便将归。猿母自后逐至家。此人缚猿子于庭中树上,以示之。其母便搏(拍,打)颊向人,欲乞哀状,直谓(只是)口不能言耳。此人既不能放,竟击杀之。猿母悲
源见“吴市隐”。指避世隐居。宋苏辙《次韵任遵圣见寄》:“灌夫失意贫为友,梅福辞官晚作仙。”
汉代刘向《说苑.正谏》:“茅焦对曰:‘陛下车裂假父,有嫉妒之心。’”陛下:指秦始皇。假父:指嫪毒,始皇母与之私通。后称义父为“假父”。《新唐书.李铎传》:“锜得志,无所惮,图久安计,乃益募兵,选善射者
《史记.高祖本纪》:“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高祖还,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
源见“鹭序鵷行”。喻指朝官。唐柳宗元《上权德舆补阙启》:“今鸳鹭充朝,而独干执事者,特以顾下念旧,收接儒素,异乎他人耳。”明梁辰鱼《浣纱记.谋兵》:“阃外拥貔貅,殿上趋鸳鹭。”【词语鸳鹭】 汉语大
硕:大。朋:比。 原指人的体貌德行英俊伟大。 后也泛指事物之大。语出《诗.唐风.椒聊》:“彼其之子,硕大无朋。”郑玄笺:“朋,比也。硕谓状貌佼好也,大谓德美广博也。”唐.姚谟《大唐润州句容县大泉寺
樵苏:柴草。爨( ㄘㄨㄢˋ cuàn ):烧火煮饭。 意谓虽有柴草,但无米为炊。 表示生活贫因。语出三国.魏.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幸有袁生,时步玉趾,樵苏不爨,清谈而已,有似周党之过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