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王粲登楼”。指羁旅异乡、思念故土的忧情。王粲,字仲宣。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诗:“苍茫步兵哭,展转仲宣哀。”
同“下车伊始”。《隋书.刘行本传》:“然臣下车之始,与其为约。”见“下车伊始”。清·曾国藩《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学政~,则牒各县令。”【词语下车之始】 成语:下车之始汉语大词典:下车之始
《战国策.赵策二》:苏秦“说赵王曰:‘……虽然,奉阳君妒,大王不得任事,是以外宾客游谈之士,无敢尽忠于前者。今奉阳君捐馆舍,大王乃今然后得与士民相亲。”宋.鲍彪注:“妇人死曰捐馆舍,盖亦通称。”古语有
宋.曾慥《类说》卷三引《续仙传》:“夏侯隐每登水渡山,闭目美睡,同行闻其鼾声而不蹉跌,人谓之睡仙。”夏侯隐登山渡水不留意美景,却常常行路打瞌睡,闻其鼾声却不蹉跌,故人称“睡仙”。后以此指夏侯隐,或用为
源见“背碑覆局”。形容人记忆力极强,非常聪慧。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覆局能悬记,看碑解暗疏。”【词语覆局】 汉语大词典:覆局
秀:特出。 树木在林丛中生长特出,必定会遭到狂风的摧残。 比喻优异出众之人,往往遭致别人的非议毁谤。语出三国.魏.李康《运命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同“门可罗雀”。明徐渭《石榴梅花》诗之三:“翟公门巷张罗日,可似今朝画里时。”
蜀汉学者谯周,家贫,读书自乐,后位至光禄大夫,封阳城亭侯。“谯周独笑”,指谯周好学。《三国志.蜀志.谯周传》:“谯周,字允南,巴西充国人也。……耽古笃学,家贫,未尝问产业。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战国时,赵惠文王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愿以十五城换此璧,因其价值连城,故称“连城璧”
源见“班姬咏扇”。喻指君王恩宠。唐刘禹锡《和牛相公雨后寓怀见示》诗:“晓看纨扇恩情薄,夜觉纱灯刻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