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冯唐易老

冯唐易老

指冯唐能发挥才智时,不被发现重用,而当要使用他时,人已经老了。后以此典比喻岁月蹉跎,人已老去;或不被重用。冯唐,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冯唐以孝行著名,为中郎署长(近侍官中郎署的长官),奉侍汉文帝。汉文帝坐车经过中郎官署时,问冯唐说:“老人家为什么还在做郎官?家住在哪里?”冯唐都一一如实回答。汉文帝听了冯唐讲的一些话很高兴。当天就令冯唐持节出使赦免魏尚,重新让魏尚担任云中郡(地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南地区)守,并起用冯唐为车骑都尉,掌管中尉及各郡、国从事车战之军士。汉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汉景帝即位,派冯唐去做楚国丞相,不久免职。汉武帝即位后,诏举贤良,推举冯唐。冯唐当时已经九十多岁,不能再任官职了。此典又作“白首不见招”、“冯公老”、“冯唐已老”、“尚少弃冯唐”、“何日遣冯唐”、“冯颠”、“老冯唐”、“晚似冯公”、“冯唐白头”、“悲冯”。

【出典】:

史记》卷102《张释之冯唐列传》2757、2759、2761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niǎn碾,古时用人拉挽之车)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说(yuè阅,同“悦”,高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shè射,赦免)魏尚(他上报杀敌首级差六个,被司法官治罪,削夺爵位,判一年徒刑),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

【例句】:

晋·左思《咏史》:“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唐·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唐·陈子昂《酬李参军崇嗣》:“未及冯公老,何惊孺子贫。” 唐·王维《为杨郎中祭李员外文》:“恨冯唐之已老,喜相如之同时。” 唐·白居易《渭村退居》:“重文疏卜式,尚少弃冯唐。” 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苏轼《次韵张昌言给事》:“冯颠久已敲TT残雪,戎服何曾眩落晖。” 宋·陆游《午晴试笔》:“此去得非穷李广,向来元是老冯唐。” 金·元好问《感兴》:“勤如韩子初无补,晚似冯公岂见招。” 明·刘基《登南海驿楼》:“冯唐头白偏多感,倚遍天南百尺楼。” 明·张岱《家传》:“宜人谓岱曰:‘尔父冯唐易老,河清难俟。’” 清·唐孙华《闲居写怀》:“庞眉既潜颜,皓首仍悲冯。”


主谓 慨叹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语本《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汉冯唐身历三朝,至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冯唐已九十余岁,不能再做官了。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嗟乎!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李广难封。”△多用于命途坎坷方面。也作“冯唐白首”、“冯唐已老”。


【词语冯唐易老】  成语:冯唐易老汉语词典:冯唐易老

猜你喜欢

  • 蒙锦绣

    《史记.滑稽列传.优孟传》:“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物之下,席以露床,啗以枣脯。”楚庄王喜爱马匹,故把锦绣披在他喜爱的马背上。后遂用为殊宠之典。唐.杜牧《往年随故府吴兴公夜泊芜湖口令赴

  • 遗矢如冰

    《晋书.明帝纪》:“(王)敦将举兵内向,帝密知之,乃乘巴滇骏马,微行至于湖,阴察敦营垒而出……马有遗粪,辄以水灌之。……俄而追者至,……见马粪冷,……不追,帝仅而获免。”东晋王敦谋反,晋明帝得知消息后

  • 耳提面命

    形容教诲殷勤恳切。西周末年卫武公作一诗,批评周厉王兼以自警。诗中说,唉呀那个浑小子,不知六来不知四。小时怀里抱着他,大了又教给他许多事。不但当面教育他,还提着耳朵要他记。要说他还没知识,可他如今也有了

  • 色思温

    待人接物态度神色要考虑是否温和。《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 窃时肆暴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三戒.序》(卷一九):“吾恒恶世之人,不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dài及)于祸。”原文记述了一个寓言故事,说永州地方有一人家禁止打

  • 莱衣彩

    同“莱衣彩戏”。宋岳珂《约客春波督参刘郎中方赴高紫微云集道间相值不容留戏赠二首》诗之二:“一尊更趁莱衣彩,河汉还乘八月槎。”

  • 甘之若饴

    见“甘之如饴”。《明史·齐泰等传赞》:“然其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词语甘之若饴】  成语:甘之若饴

  • 纵之五知

    《宋史.李若拙传》附“李绎传”:“绎字纵之,幼谨愿自修。初以父使交阯有劳,补太庙斋郎,改太常寺太祝。举进士中第,除将作监丞。”后“迁太常少卿,再知延州。绎所至颇称治,自以久宦在外,意不自得,作《五知先

  • 挺鹿走险

    同“铤而走险”。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一:“势当骑虎难下之时,不得不为挺鹿走险之计。”见“铤而走险”。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21:“势当骑虎难下之时,不得不为~之计。”【词语挺鹿走险】  成语:挺

  • 功收三箭

    源见“三箭定天山”。谓大将以高强的武艺建立功勋。宋无名氏《百字歌.寿张簿》词:“自是鹗表连登,功收三箭,人羡真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