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形容为官清正,公平选拔人才。公元前570年,晋国大夫祁奚要求退休,晋悼公向他征求意见,由谁接替他的职务。他先推荐解狐,原是他的一个仇人。晋侯将任命时,解狐却死了。晋侯只好再次要求祁奚推荐人,他又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公元前552年,晋国公卿内讧,下卿栾盈被逐往楚国,同党多人被杀,伯华、叔向、籍偃被囚。这时,晋大夫乐王鲋表示愿意为叔向等人获释出力,叔向不理睬他。其他人都指责叔向不应这样做。叔向说,救我的人一定是祁大夫,乐王鲋只是一个阿谀奉承的人,怎能办这样的事?祁大夫举荐人内不弃亲,外不弃仇,他怎么会不管我呢?果然,祁奚闻知后,即去见晋国执政范宣子,指出叔向是社稷之臣,十代之内都应免罪,不能因犯一次错误就杀掉他。经过他的努力,终于使叔向获得了赦免。

【出典】: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乐王鲋见叔向曰:‘吾为子请。’叔向弗应。出,不拜。其人皆咎叔向。叔向曰:‘必祁大夫。’室老闻之,曰:‘乐王鲋言于君无不行,求赦吾子,吾子不许。祁大夫所不能也,而曰必由之,何也!’叔向曰:‘乐王鲋从君者也,何能行?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

【例句】:

吕氏春秋·去私》:“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祁黄羊可谓公矣。”


见“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猜你喜欢

  •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

    君子:旧指居官在位者。道:指礼乐。小人:旧指普通百姓。 做官的学习了礼乐的道理,就懂得爱人;老百姓学习了礼乐的道理,就容易使唤了。语出《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

  • 置水之清

    《艺文类聚》卷五十引《华阳国志》:“赵琰为青州刺史,有贵要属托,琰于厅事前置大器盛水,发书,悉投置水中,无有所报。”又卷五八引《鲁国先贤志》:“孔翊为洛阳令,置器水于前庭,得私书,皆投其中,一无所发,

  • 牵红

    同“牵丝”。明叶宪祖《鸾鎞记.提宗》:“京邸相逢,温郎情致,为投诗竟遂牵红。”【词语牵红】   汉语大词典:牵红

  • 弃?关

    源见“终军弃?”。指潼关。宋司马光《送何济川知汉州》诗之一:“复寻题柱迹,重过弃?关。”

  • 明月清风

    源见“清风明月”。比喻超尘脱俗、悠闲自在的生活。明沈采《千金记.遇仙》:“恋功名水上鸥,俏芒鞋尘内走。怎如明月清风随地有,到头来消受。”见“清风明月”。明·沈采《千金记·遇仙》:“恋功名水上鸥,俏芒鞋

  • 泰阿

    源见“欧冶剑”。指宝剑。《汉书.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泰阿,授楚以柄。”【词语泰阿】   汉语大词典:泰阿

  • 太常醉

    参见:太常妻

  • 云阳鲜血

    源见“云阳”。指被刑。元范康《陈季卿悟道竹叶舟》四折:“不管云阳鲜血未曾干,恶风波早过眼。”

  • 丹井客

    源见“丹砂井”。指道士。宋陆游《遣兴》诗:“采药偶逢丹井客,买蓑因过玉霄翁。”【词语丹井客】   汉语大词典:丹井客

  • 鱼素

    同“鱼书”。元方回《赠吕肖卿》诗之三:“湓浦释鱼素,阳山杳雁程。”【词语鱼素】   汉语大词典:鱼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