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兼葭秋水

兼葭秋水

源见“蒹葭伊人”。兼,同“蒹”。喻思慕的人。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四回:“兼葭秋水,相失交臂,我劳如何?”


并列 兼,同“蒹”。芦苇傍水而生长。比喻对所敬慕人的思念。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4回:“~,相失交臂,我劳如何?”△多用于写友谊。


【词语兼葭秋水】  成语:兼葭秋水汉语词典:兼葭秋水

猜你喜欢

  • 高髻云鬟宫样妆

    髻( ㄐㄧˋ jì ):挽束在头顶的头发。鬟( ㄏㄨㄢˊ huán ):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髻。 高耸的发髻配着满身宫妆。 形容妇女妆饰入时。语出唐.刘禹锡《赠李司空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

  • 银鹿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颜鲁公之在蔡州,再从侄岘家僮银鹿始终随之。”后以“银鹿”代称仆人。明张煌言《仆还》诗:“自是元银鹿,犹胜形影单。”清顾炎武《与王山史手札》:“明早登山,不敢烦起居,得一银鹿指

  • 不他

    源见“柏舟”。指不适他人或不改嫁。《聊斋志异.土偶》:“沂水 马姓者,娶妻王氏,琴瑟甚敦。马早逝。王父母欲夺其志,王矢不他。”又《青娥》:“女阴使人婉致生母,且矢之以不他,其词悲切。”【词语不他】  

  • 白虎议

    《后汉书.章帝纪》:“至永平元年,长水校尉倏奏言,先帝大业,当以时施行。欲使诸儒共正经义,颇令学者得以自助。……于是下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使五官中郎

  • 向笛

    同“向秀闻笛”。柳亚子《金缕曲.悼黄晦闻》词:“剩向笛凄凉怀旧。绝笔《阳秋》遗憾在,怎黄书未续姜斋手!”【词语向笛】   汉语大词典:向笛

  • 拱北

    同“拱辰”。北,指北斗星。唐罗邺《春晚渡河有怀》诗:“万里山河星拱北,百年人事水归东。”《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后晋群臣酒行歌》:“剑佩俨如林,齐倾拱北心。”【词语拱北】   汉语大词典:拱北

  • 朱衣使者

    源见“朱衣点头”。借指科举考试官。清李渔《凰求凤.翻卷》:“小生带天聋地哑,外扮朱衣使者,执簿随上。”偏正 科举考官。清·李渔《凰求凤·翻卷》:“小生带天聋地哑,外扮~,执簿随上。”△用于科举方面。【

  • 一曲杜韦娘

    源见“司空见惯”。比喻席上闻歌的惆怅共鸣之情。宋 谢薖《菩萨蛮.陈虚中席上别李商老》词之三:“一曲《杜韦娘》,有人空断肠。”

  • 苌弘化血

    同“苌弘化碧”。清 沈瑜庆《述忆》诗:“读史传书执手悲,苌弘化血伤心碧。”

  • 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

    指对某些事情,只能揣摩领会它的意思,却难以用言语表达出来。语出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七:“其术可以心得,不可以言喻。”后多引作〔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清.刘大櫆《论文偶记》:“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