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借光

借光

同“借馀光”。《儒林外史》三三回:“久闻世兄才品过人,所以朝廷仿古征辟大典,我学生要借光,万勿推辞。”


借光”表示请人提供方便或向人询问之意,口语中也常说成“劳驾”,是一种套语。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临末是一个粗手粗脚的大汉……连声说道 ‘借光,借光,让一让,让一让’,从人丛中挤进皇宫去了。”老舍 《赵子曰》第七: “借光! 这是六十号吗?”这样的用法,是 “借光”现今的常用义。

“借”,在这里是凭借、给予的意思。 “光”在这里是 “好处”的意思。如 “沾光”,即凭借别人或某件事情而得到好处。 “借光”的本来意义即此。如: 明·阮大铖 《燕子笺·辩奸》: “贤契高才,自当首选,老夫借光不浅。”“借光”此义今被 “沾光”代替, “借光”今所使用的是其常用义。

借光”一语,来源于 《战国策·秦策》里记载的一个故事:

战国时,某处江边一个村子里,每天晚上一些姑娘们都聚在一起做针线活,但是有位家境贫寒的姑娘却遭到了排挤,说她 “沾光”占了便宜,不拿灯来,因而拒绝她的参与。那姑娘说,我总比你们早些来,打扫灰尘,铺设坐席,对你们多少有点益处吧? 你们的灯烛反正是要点的,我 “借”点 “光”,你们丝毫也没有什么损失啊! 大家觉得她的话有理,人又好,就把她留下来了。

此后,“借光”一语便流传下来,表示求人提供方便之意。


【词语借光】   汉语词典:借光

猜你喜欢

  • 空北冀

    同“空冀北”。清宋琬《送周鹰垂赴试北闱》诗:“骏骨金台空北冀,虫书石鼓见西京。”

  • 藏器于身

    器:才能,能力。 把才具藏在身上。 表示材能不显露于外。语出《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汉书.魏相丙吉传》:“吉与相书曰:‘朝廷已深知弱翁治行,方且大用矣。愿少慎事自

  • 醉乡记

    《新唐书.隐逸.王绩传》:“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求为六合丞,以嗜酒不任事,时天下亦乱,因劾,遂解去。……游北山东皋,著书自号东皋子。……时太乐署史焦革家善釀,绩求为丞,……著《醉乡记》以次刘伶

  • 铺钱埒

    同“金埒”。唐宗楚客《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诗:“马向铺钱埒,箫闻弄玉台。”

  • 生劫桓公

    《史记.刺客列传.曹沫传》:“曹沫者,鲁人也。……(齐)桓公与(鲁)庄公既盟於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齐鲁会盟于柯,曹沫在会上用匕首威胁齐桓公归还鲁地。齐桓公只得答应。后因用为以暴力威胁对方承

  • 颜阖逾墙

    《庄子.让王》:“鲁君闻颜阖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币先焉。颜阖守陋闾,苴布之衣而自饭牛……故若颜阖者,真恶富贵。”《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肯,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吕氏春秋.贵生

  • 身在曹营心在汉

    《三国演义》二五回载:三国时刘备部将关羽身陷曹操营,封侯赐爵,宴请赠金,恩礼非常,但关羽仍心怀故主。后挂印封金,回到刘备身边。后多以“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喻坚持节操,忠贞不二。刘波泳《秦川儿女》一部二章

  • 玄驹国

    源见“南柯梦”。南柯梦中的槐安国。玄驹,蚁的别名。寓功名虚幻无常之意。清刘献廷《幽居》诗:“功名梦醒玄驹国,卜筑门临白马湖。”【词语玄驹国】   汉语大词典:玄驹国

  • 兔园赏

    源见“梁园赋雪”。指赏雪。宋辛弃疾《念奴娇.和韩南涧载酒见过雪楼观雪》词:“兔园旧赏,怅遗踪飞鸟,千山都绝。”

  • 不同天地

    不同仇敌在一个天地中生活。形容仇恨极深。酒泉烈女庞娥亲之父被同县人李焘所杀。庞娥亲的三个弟弟虽想报仇,但因疾疫先后死去。李焘为此大宴族人说:“仇家男丁都死绝了,只有弱女,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庞娥亲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