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晋.葛洪《神仙传》卷三《王兴》:“汉武上嵩山,登大愚石室,起道宫,使董仲舒、东方朔等斋洁思神。至夜,忽见有仙人长二丈,耳出头颠,垂下至肩,武帝礼而问之。仙人曰:‘吾九疑之神也。闻中岳石上菖蒲一寸九节,
汉刘向《说苑.政理》载:子奇治东阿而使“东阿大化”,子产相郑而使郑国“内无国中之乱,外无诸侯之患”。因以“阿郑之化”指治政有方,政绩突出。《金石萃编.汉李翕西狭颂》:“弱冠典城,有阿 郑之化。”【词语
同“济胜之具”。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钓台、西台,两峰并峙,高出层霄,余无济胜具,不克登其巅。”【词语济胜具】 汉语大词典:济胜具
同“一鸣惊人”。三国 魏阮籍《咏怀》诗之二一:“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述补 比喻平常之人,突然做出让人惊叹的事情。语本《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蔡敦祺《林则徐》(上
《史记.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注:指天下,即今所谓政权),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刘邦于秦末天下大乱与楚汉相争
君子:旧指有修养有名望的人。 君子按道德的要求去爱护人。语出《礼记.檀弓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
同“扪虱而谈”。周恩来《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诗之一:“扪虱倾谈惊四座,持螯下酒话当年。”
旧题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九“乌龙”:“会稽句章(会稽,郡名,地当今江苏东南及浙江西部一带。句章,县名,地在今浙江鄞县南)民张然,滞役在都,经年不得归。家有少妇,无子,惟与一奴守舍,妇遂与奴私通。然在
源见“立仗马”。喻尸位素餐者的俸禄。宋陆游《书叹》诗:“仗马自贪三品料,云鹏方驾九天风。”【词语三品料】 汉语大词典:三品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