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伐毛洗髓

伐毛洗髓

宋.李昉《太平广记(六).〈东方朔〉》引《洞冥记》载:朔以元封中;游鸿濛之泽,忽遇母采桑于白海之滨。俄而有黄眉翁,指母以语朔曰:“昔为我妻,托形为太白之精,今汝亦此星之精也。吾却食吞气,已九十余年,目中童子,皆有青光。能见幽隐之物。三千年一返骨洗髓,二千年一剥皮伐毛,吾生来已三洗髓五伐毛矣。”

此乃神话故事。仙人黄翁对东方朔说:“(我)三千岁一返骨洗髓,二千岁一剥皮伐毛,吾生来已三洗髓五伐毛矣。”后用“伐毛洗髓”比喻涤除身心的尘垢污秽,即洗心革面。

清.黄景仁《浴汤泉诗》:“伐毛洗髓欠福命,尘土肠胃聊湔滁。”


并列 削去旧的毛发,洗去旧的骨髓。比喻脱胎换骨,成仙得道。也比喻涤除垢秽。语本《太平广记·六·〈东方朔〉》引《洞冥记》:“东方朔游鸿蒙之泽,有黄翁,告朔曰:‘吾却食吞气,已九十余岁,目中瞳子,色皆青光,能见幽隐之物,三千年一返骨洗髓,二千年一剥皮伐毛。吾生来已三洗髓,五伐毛矣。’”清·黄景仁《浴汤泉》:“我来正值春雨后,桃花浅涨方萦纡;~欠福命,尘土肠胃聊湔除。”△褒义。多用于描写除旧布新、事物有重大改变方面。→脱胎换骨 伐毛换髓。也作“洗髓伐毛”。


【词语伐毛洗髓】  成语:伐毛洗髓汉语词典:伐毛洗髓

猜你喜欢

  • 拔毛济世

    源见“一毛不拔”。谓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宋黄庭坚《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平生几量屐,身后五车书……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连动 损失不多而对世人却有利。语本《列子·杨朱》:“禽子问杨朱曰:

  • 慈云来

    《广弘明集》二二唐太宗《三藏圣教序》:“引慈云於西极,注法雨於东陲。”《鸡跖集》:“如来慈心,如彼大云,荫注世界。”佛家称佛以慈悲为怀,如大云之覆盖世界。后用为泽被人世之典。宋.敖陶孙《竹间新辟一地,

  • 循名核实

    犹循名责实。明 张居正《答浙江吴巡抚》:“明主在上,方翕受敷施,循名核实,以兴太平之治,愿勉旃,毋自损,以孤舆望。”清 薛福成《应诏陈言疏》:“如是则平时无冗食之兵,临事获劲旅之用,循名核实,化弱为强

  • 庑下舂

    同“庑下赁舂”。清 侯铨《清明日作》诗:“馀光犹凿邻家壁,浪迹休嫌庑下舂。”

  • 中山箧

    源见“箧中书”。泛指存放谤书的箱箧。宋欧阳修《上随州钱相公启》:“中山之箧虽盈,南海之车终辩。”

  • 声泪俱下

    一边说,一边哭。形容非常悲痛。王彬,字世儒,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导从弟。西晋末,中原大乱,随其兄王廙渡江南下,以司马睿荐为典兵参军,不久升为前将军。苏峻之乱平后,迁尚书右仆射,赐爵关内侯,卒于

  • 聋丞

    西汉颍川太守黄霸在政务上推行道德教化,对下属官吏关怀备至。下属有一位姓许的县丞(县衙内的佐官),年老耳聋,督邮(郡太守重要的佐官)向黄霸建议免去许丞的职务。黄霸说:“许丞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官吏,虽然年岁

  • 铜狄

    源见“摩挲铜狄”。同“金狄”。清钱谦益《负郭》诗:“鸱鴺尽日尝盛酒,铜狄他时几问年。”【词语铜狄】   汉语大词典:铜狄

  • 双凫一雁

    《艺文类聚》卷二九引汉苏武《别李陵》诗:“双凫俱北飞,一凫(一本作“雁”)独南翔。子当留斯馆,我当归故乡。一别如秦 胡,会见何讵央?”后因以“双凫一雁”为感伤离别之词。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故兴离别

  • 豆萁相煎

    源见“七步成诗”。比喻兄弟或内部相残。林基路《囚徒歌》:“豆萁相煎,便宜了民族仇敌。”见“豆萁燃豆”。【词语豆萁相煎】  成语:豆萁相煎汉语大词典:豆萁相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