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乘槎”。喻指客人或客居者。唐罗邺《行次》诗:“路傍君子莫相笑,天上由来有客星。”明徐熥《访梅禹金秦淮客舍》诗:“舟过长干问客星,风流不用叹飘零。”《后汉书.严光传》:“〔严光〕少有高名,与光武同
纪信伪装成刘邦向楚军投降,以蒙骗项羽的故事。《汉书.高帝纪》:“项羽围攻荥阳,汉王请和,割荣阳以西者为汉。亚父劝项羽急攻荥阳,汉王患之。……将军纪信曰:‘事急矣,臣请诳楚,可以间出。’于是陈平夜出女子
唐白居易《朱陈村》诗:“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后因以“朱陈嫁娶”为互结婚姻之好的典故。宋苏轼《陈季
《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步兵居道南(晋阮咸,字仲容,咸叔阮籍曾任步兵校尉,故称阮步兵),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衣物
宋代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此君:指竹。自注云:“昔有客,言志,或愿
毋:不。苟:随便。 面对钱财,不要随便取入私囊。语出《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镜花缘》一九回:“本地向无盗贼,从不偷窃,就是遗金在地,也无拾取之人。他们见了
汉.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战国燕人蔡泽,请唐举相面,“唐举孰视而笑曰:‘先生曷鼻(鼻如蝎虫),巨肩,魋颜(额头突出),蹙齃(紧皱眉头),膝挛。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蔡泽知唐举戏之,乃曰:‘
同“茅土”。《晋书.汝南王亮等传序》:“徒分茅社,实传虚爵。”宋苏轼《皇叔皇兄追封制》:“没享茅社,所以宠绥其子孙。”【词语茅社】 汉语大词典:茅社
同“文不加点”。《南史.谢朓传》:“时荆州信去倚待,朓执笔便成,文无点易。”【词语文无点易】 成语:文无点易汉语大词典:文无点易
秋天的晚霞。宋代石延年《曹太尉西师》诗:“旗光秋烧合,甲色夜江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