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识荆”。清李渔《怜香伴.惊飓》:“地主殷勤,才识荆州,便劳北海开樽。”
同“步邯郸”。唐温庭筠《上学士舍人启》:“步类寿陵,文渐涣水。”
源见“乘槎”。指汉代出使西域的张骞。唐杜甫《秦州杂诗》之八:“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词语寻源使】 汉语大词典:寻源使
源见“绝麟”。谓孔子绝笔于“获麟”,用作咏笔的典故。唐李峤《笔》诗:“鹦鹉摛文至,麒麟绝句来。”
同“一曲杜韦娘”。宋刘将孙《沁园春》词:“流水断桥,坏壁春风,一曲《韦娘》。”
唐.李濬《松窗杂录》:传说古时一渔夫在秦淮河上捞得一古铜镜,能清清楚楚照见人的五脏六腑。此人惊骇失手,又把镜坠入水中。后来再也没有捞上来。后以“宝镜难得”比喻为理想落实。参见“秦镜”。宋.辛弃疾《念奴
《三国志.魏书.崔琰传》:“魏国初建,拜尚书……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惮焉。”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曰:“琰清忠高亮,雅识经远,推方直道,正色于朝。魏代初载,委受铨衡,总齐清议,十有余年。文武
南唐.沈汾《续仙传.殷文祥》:“殷七七,名文祥,又名道筌,尝自称七七,俗多呼之。不知何所人也,游行天下,人言久见之,不测其年寿……周宝旧于长安识之,寻为泾源节度使,延之礼重……鹤林寺杜鹃高丈余,每春末
泰阿:古代宝剑名。泰,一作“太”。把宝剑倒拿着,剑柄给了别人,锋刃对着自己。比喻随意地把权力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语本《汉书.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颜师古注:“言秦无道,令陈涉、项羽乘间而
《左传.昭公十一年》:“王问于申天宇曰:‘弃疾在蔡,何如?”对曰:择子莫如父,择臣莫如君。’”意谓知子莫如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