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亭伯投荒

亭伯投荒

后汉书.崔骃传》载:崔骃字亭伯,先任大将军窦宪府掾,宪擅权横行,崔骃多次劝谏。“及出击匈奴,道路愈多不法,骃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宪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骃高第,出为长岑长。骃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后遂以“亭伯投荒”指被贬官流放。清吴兆骞《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诗:“自伤亭伯远投荒,却悔平原轻赴洛。”


【典源】《太平御览》卷二三八引华峤《后汉书》曰:“崔骃字亭伯,辟大将军窦宪府掾。宪新辅政,贵重,掾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惟骃以处士年少,擢在其间。宪擅权骄恣,骃数谏之。出为长岑长,不得意,不之官而归。” 《后汉书·崔骃列传》亦载,“谏之”后作“及出击匈奴,道路愈多不法,骃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宪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骃高第,出为长岑长。骃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注:“长岑,县,属乐浪郡,其地在辽东。”

【今译】 后汉崔骃 (字亭伯) 任大将军窦宪属官,窦新掌朝政大权,显赫之极,属官都是原先任高级官员的人,只有崔骃是未当过官的,提拔至此。窦宪擅权横行无忌,崔骃几次劝谏。后出击匈奴,行军中有许多不法的事,崔骃上书几十次,指责过失。窦宪很反感,不能容他,派他去边远的辽东去做长岑长,崔骃因地方僻远,不去而辞官归乡。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被贬官流放,郁郁不得意。

【典形】 惆怅崔亭伯、渡辽水、亭伯流离、亭伯投荒、往长岑、乐浪崔亭伯、亭伯路。

【示例】

〔惆怅崔亭伯〕 南朝陈·张正见《白头吟》:“惆怅崔亭伯,幽忧冯敬通。”

〔渡辽水〕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还如渡辽水,更似谪长沙。”

〔亭伯流离〕 唐·李白《单父东楼秋夜》:“屈平憔悴滞江潭,亭伯流离放辽海。”

〔亭伯投荒〕 清·吴兆骞《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自伤亭伯远投荒,却悔平原轻赴洛。”

〔往长岑〕 北周·庾信《拟咏怀》:“由来不得意,何必往长岑。”


猜你喜欢

  • 郑众不拜

    《后汉书.郑兴传》附《郑众传》:“众字仲师。……永平初,辞司空府,以明经给事中,再迁越骑司马,复留给事中。是时北匈奴遣使求和亲。八年,显宗遣众持节使匈奴。众至北庭,虏欲令拜,众不为屈。单于大怒,围守闭

  • 瑶圃

    《楚辞.九章.涉江》:“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王逸注:“瑶,玉也。圃,园也。”后因以“瑶圃”指仙境。晋陆云《九愍.修身》:“树椒兰于瑶圃,掩夜光于琼华。”元周巽《梨花曲

  • 五鬼

    同“韩家五鬼”。宋王之道《石州慢.和董令升岁除》词:“地天之泰,时当倾否,五鬼休相厄。”【词语五鬼】   汉语大词典:五鬼

  • 马革尸收

    同“马革裹尸”。清李渔《风筝误.请兵》:“拚一个马革尸收,还只怕乱军中狐死难丘首。”

  • 桑弧蓬矢

    源见“悬弧射矢”。象征男儿应有大志。唐李白《上安州裴刺史书》:“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明沈鲸《双珠记.辕门遇友》:“王先生差矣!岂不知男子生,桑弧蓬矢,以射天地四方,何乃为此区区儿女之态。”并列

  • 大夫轩

    源见“乘轩鹤”。大夫乘坐的车子。用以表示君王的特别宠爱。唐元稹《和乐天感鹤》:“自随卫侯去,遂入大夫轩。”

  • 百二秦封

    同“百二山河”。秦封,指秦始皇巡游各地时给予山川等的封号。借指秦地山川。元王逢《秋感》诗之四:“东南吴会三江入,百二秦封六国归。”

  • 富不如贫,贵不如贱

    这是古人崇尚的一种不为外物所累的恬淡闲适之语。语出《后汉书.逸民传.向长》:“向长,字子平,河内朝歌人也。潜隐于家,读《易》至《损》《益》卦,喟然叹曰:‘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但未知死何如生耳。’

  • 雕鹊填河

    源见“乌鹊填桥”。指七夕乌鹊填桥供牛郎 织女相会。雕鹊,指雕陵鹊,神话中的一种巨鹊。唐沈叔安《七夕赋咏成篇》:“彩凤齐驾初成辇,雕鹊填河已作梁。”

  • 阏伯实沈

    《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