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限于谈论风月,不能淡及公事,原是推辞别人请托的托辞。《南史.徐勉传》:徐勉为吏部尚书,“尝与门人夜集,客有虞皓求詹事五官。勉正色答云:‘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故时人服其无私。”止:同“只”。
见“广陵散绝”。
犹琴瑟不调。《歧路灯》第九九回:“所可惜者,埙篪和鸣,却又琴瑟失调。”主谓 ①比喻夫妻失和。《歧路灯》99回:“所可惜者,埙篪和鸣,却又~。”②也用以比喻政不通,人不和。语本汉·荀悦《汉纪·武帝纪》:
比喻离开故土之人。清王士禛《息斋夜宿即事怀故园》诗: “开窗邻竹树,高忱忆沧浪。此夕南枝鸟,无因到故乡。” 参见:○越鸟南栖
《世说新语.任诞》:“刘伶恒(一作尝)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同裈,即裤)衣,诸君何为入我?中?’”刘伶字伯伦,晋沛国(今安徽省宿县西北)人,他是魏晋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年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西汉文士司马相如,本来名叫犬子,因崇拜战国时赵相蔺相如的为人,就
同“蛮触交争”。宋辛弃疾《玉楼春.隐湖戏作》词:“日高犹苦圣贤中,门外谁酣蛮 触战?”
源见“汉家侧席”。指谦恭以待贤者。前蜀贯休《寄乌龙山贾泰处士》:“吾君方侧席,未可便怀安。”【词语侧席】 汉语大词典:侧席
同“绣衣持斧”。《北史.高道穆传》:“臣虽愚短,守不假器,绣衣所指,冀以清肃。”【词语绣衣】 汉语大词典:绣衣
见“河清难俟”。[例]父子一别二十多年,至今音信全无,~,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