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树旌封

五树旌封

源见“大夫松”。谓封松为五大夫。闽徐夤《大夫松》诗:“五树旌封许岁寒,挽柯攀叶也无端。”


猜你喜欢

  • 不兴

    参见:曹蝇【词语不兴】   汉语大词典:不兴

  • 既死魄

    指每月下弦到月晦一段期间。近代王国维《观堂集林.生霸死霸考》谓殷周器物铭纪日,二十三日以后至晦称“既死霸”。一说,月轮无光处叫魄,每月初一后明生而魄死。《逸周书.世俘解》:“既死魄。”晋孔晁注:“朔后

  • 纳牖

    《易.坎》:“纳约自牖,终无咎。”程颐传:“纳约,谓进结于君之道;牖,开通之义。室之暗也,故设牖,所以通明……人臣以忠信善道结于君心,必自其所明处乃能入也。”后遂以“纳牖”谓导人于善。《明史.郑履淳传

  • 河洛之书

    同“河图洛书”。罗惇曧《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纬书之类,谓之秘经,图谶之类,谓之内学,河 洛之书,谓之灵篇。”

  • 梁鸿赁春

    参见:伯通隐

  • 原氏阡

    《汉书.游侠传.原涉》:“涉字巨先。……初,武帝时,京兆尹曹氏葬茂陵,民为其道为‘京兆仟’。涉慕之,乃买地开道,立表署曰‘南阳仟’,人不肯从,谓之‘原氏仟’。”汉武帝时京兆尹曹氏死后葬在茂陵,通往墓地

  • 徐巿东游

    《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巿,又作“福”。后因以“徐巿东游”为帝王、方士求

  • 一蹴而得

    同“一蹴而就”。茅盾《路》十二:“现在,他们认为胜利不能一蹴而得,必须用持久战。”见“一蹴而就”。茅盾《路》:“现在,他们认为胜利不能~,必须用持久战。”【词语一蹴而得】  成语:一蹴而得汉语大词典:

  • 绝蹯

    《战国策.赵策三》:“魏魀谓建信君曰:‘人有置系蹄者而得虎。虎怒,决蹯而去。虎之情,非不爱其蹯也。然而不以环寸之蹯,害七尺之躯者,权也。”后遂以“绝蹯”喻做事权衡轻重,不因小失大。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

  • 一马不被两鞍

    比喻旧时贞洁女子不事二夫。出自元汴梁(今河南开封)儒士孟志刚妻衣氏语。孟志刚身亡,家贫无嗣子,丧葬乏力。官府派工匠为其造棺木。衣氏假说欲尽置丈夫所遗衣服于棺内,请求工匠把棺木做得宽大些。工匠依言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