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四代三公
源见“金谷堕楼人”。指晋石崇爱妾绿珠被强暴所逼跳楼而死之事。清徐述夔《五色石.白钩仙》:“假令虞姬伏剑之时,绿珠堕楼之日,有个仙人来救了,他年项王不死,季伦复生,再得相聚,又岂非最快人心的事!”
源见“缟纻”。侨,指郑国子产(公孙侨);吴,指吴国公子季札。借指相互交好的朋友。唐李商隐《重祭外舅司徒公文》:“纻衣缟带,雅贶或比于侨 吴;荆钗布裙,高义每符于梁 孟。”【词语侨吴】 汉语大词典:
源见“张纲埋轮”。意谓连小奸都无人斥整了。清许宗衡《中兴乐.初秋同人登龙树寺》:“十年冠剑独昂藏,古来事事堪伤。狐狸谁问?何况豺狼!蓟门山影茫茫。”
宋.曾慥《类说》卷三引《续仙传》:“夏侯隐每登水渡山,闭目美睡,同行闻其鼾声而不蹉跌,人谓之睡仙。”夏侯隐登山渡水不留意美景,却常常行路打瞌睡,闻其鼾声却不蹉跌,故人称“睡仙”。后以此指夏侯隐,或用为
《论语.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后以“闻一知十”形容聪明而善于类推。《隶释.汉安平相孙根碑》:“根受性明睿,闻一知十。”连动 听到一点就能够推知许多。形容禀性聪明,
《宋书.陶潜传》:“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晋.陶潜性嗜酒,他曾用头巾滤酒,滤后又照样戴
同“拾青紫如地芥”。清赵翼《放歌》:“少年鼻息冲云汉,唾手便思拾青紫。”【词语拾青紫】 汉语大词典:拾青紫
《左传.文公七年》:“败秦师于令狐,至于刳首。己丑,先蔑奔秦,士会从之。”《左传.文公十三年》:“晋人患秦之用士会也……赵宣子曰:‘随会在秦……难日至矣,若之何?’……乃使魏寿余以魏叛者以诱士会,执其
汉.刘向《新序.杂事四》:“桓公(齐桓公,即齐公子小白,春秋时五霸之一)与管仲、鲍叔(即鲍叔牙,春秋时齐国大夫)、宁戚(宁或作‘寗’,见‘宁戚饭牛’)饮酒,桓公谓鲍叔:‘姑为寡人祝乎?’鲍叔奉酒而起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