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五桂联芳”。誉称五代时燕山 渔阳人窦禹钧五子相继登科。泛指登科及第之人。金元好问《王敦夫祥止庵》诗:“情知不羡燕山桂,一树灵椿岁八千。”
源见“接舆歌凤”、“绝麟”。感叹时衰,贤者不遇。高旭《自题变雅楼三十年来诗征》诗:“石破天惊无此局,凤歌麟叹奈何天!”
源见“宁戚饭牛”。借指贤士落魄失意。宋陆游《信笔》诗之二:“少年醉眼傲王侯,末路悲歌夜饭牛。”
同“见仁见智”。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易》道广大,无所不包,见智见仁,理原一贯。”见“见仁见智”。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易》道广大,无所不包,~,理原一贯。”
《楚辞.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王逸注:“言月中有菟,何所贪利;居月之腹,而顾望乎?”洪兴祖补注:“菟与兔同。《灵宪》曰:‘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兔,阴之类,其数偶
源见“守株待兔”。喻自投罗网者。《三刻拍案惊奇》卷二六:“难张穿花翅,竟作触株兔。”
源见“陆凯传情”。美称江南旅途。清朱彝尊《送汪进士挺游岭南》诗:“榕叶山城暗,梅花驿路长。”
形容塾师生活之清苦。唐代薛令之为东宫侍读,待遇很差,作诗自嘲曰:“朝日上团圆,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栏杆。”苜蓿当菜,杂乱地放在盘子里。见《书言故事.俭薄类.苜蓿盘》。
同“挂瓢”。唐李峤《扈从还洛呈侍从群官》诗:“邑罕悬磬贫,山无挂瓢逸。”
同“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清 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哭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见“鹬蚌相悖,渔人得利”。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