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虢灭虞亡”。比喻相邻两国相互依存,利害相关。唐 周昙《春秋战国门.宫之奇》诗:“虞 虢相依自保安,谋臣吞度不为难。”
《晋书.邓攸传》载:晋人邓攸字道伯,少孤。居丧期间,以孝行闻名于当世。永嘉之乱时,他沦落于后赵石勒政权之下,后弃儿携侄南逃到江东,先任太子中庶子,后出任为吴郡太守,因吏治廉明而深得民心。他载米到郡,不
源见“掷地金声”。指孙绰之赋。唐李峤《金》诗:“祭天封汉岭,掷地警孙声。”
《汉书.文帝纪》:“秋九月,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寿’。令天下大酺(pù王德布于天下而合聚饮食为酺。),明年改元。后元年冬十月,新垣平诈觉,谋反,夷三族。”新垣平西汉文帝时人,善‘望气’,为文帝所信任,
《晋书.羊祜传》:“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圣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后以“此山元有”
源见“梦惠连”。指有神助而撰美文。清蒲松龄《三月三日呈孙树百时得大计邸抄》诗:“一身浪迹海鸥轻,春草池塘梦不成。”
《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后因以“逍遥自得”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晋潘岳《闲居赋》:“于是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并列 无拘无束,自由
同“扪虱而谈”。元柯九思《送倪仲刚迁浙西》诗:“归来思得人中龙,扪虱高谈破聋俗。”
《后汉书.祢衡传》:“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刺,名片。东汉人祢衡,字正叔,少有才辩,尚气刚傲,好恃才慢物。因此,他虽准备有所谒见,以求得引荐,却一时竟找
终南,即终南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比喻谋取官职或名利的便捷门径。又作“终南径捷”、“南山捷径”。出自唐卢藏用之事迹。卢藏用,字子潜。幽州范阳(今北京市)人。早年曾与兄征明一起隐居终南、少室二山,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