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厝火积薪”。比喻隐伏的危机。《后汉书.黄琼传》:“前白马令李云,指言宦官罪秽宜诛,皆因众人之心,以救积薪之敝。”
宋代郭彖《睽车志》:“金主亮末年,自制尖靴头极长锐,云便于取?,而足指所不及,谓之不到头,又为短鞭,仅存其半,谓之‘没( ㄇㄟˊ méi 煤)下梢’。其后谕盟犯顺,果为其下所戕,死于江山。”亮:指
原作社鼠,后演化为城狐社鼠。分别指在城墙上安家的狐狸和在土地庙安家的老鼠,比喻仗势作恶的人。齐景公问晏子,治理国家首先要防止什么?晏子回答说,首先应该防止社鼠。齐景公问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晏子回答道
源见“孟母择邻”。指教子有方。唐元稹《追封孔戣母韦氏等》:“惟嫔之礼,始自敬姜;择邻之规,优于孟母。”【词语择邻】 汉语大词典:择邻
同“爱屋及乌”。宋苏轼《故周茂叔先生濂溪》诗:“怒移水中蟹,爱及屋上乌。坐令此溪水,名与先生俱。”【词语爱及屋上乌】 汉语大词典:爱及屋上乌
甲:古代战士用皮革或金属制成的护身衣。那( ㄋㄨㄛˊ nuó ):奈何二字的合音。 丢了皮甲又怎么哪! 意谓打了败仗没有什么了不起。语出《左传.宣公二年》:“宋城,华元为植,巡功。城者讴曰:‘睅
《三国志.魏书.辛毗传》:“时中书监刘放、令孙资见信于主(注:主,指魏明帝曹叡),制断时政,大臣莫不交好,而毗不与往来。毗子敞谏曰:‘今刘、孙用事,众皆影附,大人宜小降意,和光同尘;不然必有谤言。’毗
甲胄:古代战士用的铠甲和头盔。虮虱( ㄕ shī ):虱子和虱卵。 战士的铠甲和头盔上生出了虱子和虱卵。 形容战乱历时之久。语出《尉缭子.武议》:“起兵直使甲胄生虮虱者,必为吾所效用也。”《韩非
《战国策.秦策一》:“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后以“奏效”指收效,见效。宋叶適《祭刘阁学文》:“公副杂端,奏效岂多!”【词语
同“怀宝迷邦”。《晋书.董京传》:“楚乃贻之书,劝以今尧舜之世,胡为怀道迷邦。”见“怀宝迷邦”。《晋书·董京传》:“楚乃贻之书,劝以今尧舜之世,胡为~。”【词语怀道迷邦】 成语:怀道迷邦汉语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