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东林党

东林党

晚明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神宗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激化。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吏部郎中无锡人顾宪成(1550-1612年。字叔时,号泾阳,世称东林先生。万历进士)革职还乡,倡议重修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等讲学其中,讽议朝政、评论人物,得到部分士大夫的支持。他们与在朝的李三才、赵南星等人深相交结,反对矿监、税监的掠夺,主张开放言路,实行改良,遭到权贵的嫉视。熹宗时宦官魏忠贤专权,东林诸人与之相抗。杨涟、左光斗等因弹劾魏忠贤被捕,与黄尊素、周顺昌等于天启五年遭杀害。魏忠贤使人编《三朝要典》,借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为题,称他们为“东林党”,更唆使其党羽造作《东林点将录》,想把正直之士一网打尽。直到天启七年(1627年)思宗(即朱由检,年号崇祯,1628-1644年在位)即位后,魏忠贤失势自杀,对大批阉党定为逆案,分别治罪,东林党人所受迫害才告停止。

【出典】:

明史》卷231《顾宪成传》6032页:“邑故有东林书院,宋杨时讲道处也,宪成与弟允成倡修之,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构。落成,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辈讲学其中,学者称泾阳先生。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者亦多。”《明史》卷305《宦官列传·魏忠贤传》7819页:“呈秀乃造《天鉴》、《同志》诸录,王绍徽亦造《点将录》,皆以邹元标、顾宪成、叶向高、刘燝等为魁,尽罗入不附忠贤者,号曰东林党人。”

【例句】:

清·吴乘权《纲鉴易知录·明纪》卷10:“而宪成讲学,天下趋之,一贯持权求胜,受黜者身去而名益高,此东林浙党所自始也。”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35《三案》:“赵南星由考功郎罢归,名益高。与元标、宪成,海内拟之三君。其名行声气,足以奔走天下。天下清流之士,群相应和,遂总目为东林。”


【词语东林党】   汉语词典:东林党

猜你喜欢

  • 持蠡

    源见“管窥蠡测”。谓拿瓠瓢测量海水。比喻见识浅陋。唐黄滔《侯博士》:“常测管以推诚,每持蠡而注念。”【词语持蠡】   汉语大词典:持蠡

  • 劫灰

    同“昆明灰”。宋陆游《数年不至城府丁巳火后始见》诗:“陈迹关心己亦悲,劫灰满眼更增欷。”清吕留良《〈赖古堂集〉序》:“忽焉,天地震荡,劫灰昼飞,猿鹤虫沙,苍黄类化。”【词语劫灰】   汉语大词典:劫灰

  • 凭狐

    同“城狐社鼠”。宋陈鹄《耆旧续闻.施逵》:“绍兴庚辰,逆亮谋犯淮,先遣逵为贺正使,凭狐据慢。”【词语凭狐】   汉语大词典:凭狐

  • 鹏抟羊角

    源见“鲲鹏展翅”。形容气象阔大。宋沈遘《次韵和孙少述润州望海楼》:“鹏抟羊角来天外,鳌戴方壶献几前。”

  • 直须还他第一

    《太平广记》卷二〇一载:唐沈佺期以工诗著称,燕国公张说(音yuè)尝谓之曰:“沈三兄诗,直须还他第一。”张说语意是说,沈佺期的诗写得极好,旁人不能胜过他,只能以他为第一。后因用为赞人文才出众,压倒一切

  • 债帅

    《旧唐书.高瑀传》:“及瑀之拜,以内外公议,搢绅相庆曰:‘韦公作相,债帅鲜矣!’”唐大历(代宗年号)以后,政治腐败,贿赂风行,凡命一帅,必广输重赂。禁军将校欲为帅者,若家财不足,则向富户借贷;任职后,

  • 中山醉

    同“中山沉醉”。明汤显祖《景州高氏柏庄饮》诗:“上客欢难似,中山醉不如。”

  • 桑田

    源见“沧海桑田”。指桑田沧海的相互变化。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桃实千年非易得,桑田一变已难寻。”【词语桑田】   汉语大词典:桑田

  • 还东山

    源见“东山再起”。谢安曾辞官隐居会稽 东山。因以“还东山”泛指退隐。南朝 宋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辞满岂多秩,谢病不待年。偶与张 邴合,久欲还东山。”【词语还东山】   汉语大词典:还东

  • 柿叶学书

    用柿叶代纸来练习书法。形容刻苦钻研的精神。出自唐郑虔事迹。参见“郑虔三绝”条。史载郑虔非常爱好书法,但却苦于无纸。听说慈恩寺中贮藏着好几间屋子的柿叶,便每天到那里用柿叶来练习写字,后来把这些柿叶都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