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东市朝衣

东市朝衣

西汉.司马迁《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晁错者,颍川人也。……错为人陗直刻深。……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诘责;驳诘)。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通隙,嫌隙)。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西汉时,晁错深得汉景帝信任,他坚持反对土地兼并,建议削夺诸侯王国的地方权势等措施,引起吴楚等七国的激烈反对。他们以“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袁盎等又中伤,终被杀。后因以“东市朝衣”代指大臣被戮。

清.吴伟业《梅村家藏稿》卷三《鸳湖曲》:“东市朝衣一旦休,北邙坯土亦难留。”


偏正 身穿朝服,被斩于东市。指忠臣被冤杀。语本《汉书·爰盎晁错传》:“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清·吴伟业《鸳湖曲》:“~一旦休,北邙抔土亦难留。”※朝,不读作zhāo。△多用于陷害方面。也作“朝衣东市”、“西市朝衣”。


【词语东市朝衣】  成语:东市朝衣汉语词典:东市朝衣

猜你喜欢

  • 献凤楚门

    源见“楚凤”。谓取悦君王。南朝 梁江淹《奏记诣南徐州新安王》:“岂宜炫璞郑氏、献凤楚门哉!”

  • 横汾赏

    源见“汉武横汾”。指帝王赏宴臣僚,君臣诗赋唱和。唐沈佺期《兴庆池侍宴应制》诗:“古来徒羡横汾赏,今日宸游圣藻雄。”【词语横汾赏】   汉语大词典:横汾赏

  • 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惟有名号和器物,不能假借给别人。 古人认为名号和器物是体现礼制、推行政令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应慎重掌握。语出《左传.成公二年》:“仲尼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唐.卢粲《驳奏安乐公主

  • 冯唐易老

    指冯唐能发挥才智时,不被发现重用,而当要使用他时,人已经老了。后以此典比喻岁月蹉跎,人已老去;或不被重用。冯唐,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冯唐以孝行著名,为中郎署长(近侍官中郎署的长官),奉侍汉文帝。

  • 防风戮

    同“后至之诛”。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诗:“梼杌宽之久,防风戮不行。”

  • 金声玉振

    《孟子.万章下》:“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也。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

  • 深知灼见

    深切的了解,透彻的见地。《野叟曝言》第一○五回:“幼闻义方,长读经传,崇正辟邪之志,愈坚愈定,时以灭除老佛为念,深知灼见,确然无疑。”参见“真知灼见”。见“真知灼见”。《野叟曝言》105回:“幼闻义方

  • 陈篇

    《文选.谢庄〈月赋〉》:“白露暧空,素月流天,沈吟《齐》章,殷勤《陈》篇。”李善注:“《陈风》曰:‘月出皦兮,佼人憭兮。’”后因以“陈篇”为咏月的典实。唐刘禹锡《奉和中书舍人八月十五日玩月二十韵》:“

  •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尝说话呢?但春夏秋冬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 表示为政不在多言。语出《论语.阳货》:“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唐.宋璟《论修德刑疏》:“且君子耻言浮于行,故曰:‘予欲无言’。又

  • 蜀得其龙

    谓国家得到人才。清许葭村《复陈凝之》: “令弟才华品学,卓尔不群,将来绿水红渠,定与元方媲美,不仅蜀得其龙也。” 参见:○南阳三葛【词语蜀得其龙】  成语:蜀得其龙汉语大词典:蜀得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