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与虎谋皮

与虎谋皮

太平御览》卷二〇八引《符子》:“周人有爱裘而好珍羞。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少牢,即猪羊),而与羊谋其羞(指作菜肴的羊肉)。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后人说此与“与狐谋皮”,意同。与狐商量,要它让出身上的毛皮来,比喻不切实际地想做绝对办不到的事。后因以“与虎谋皮”用为跟恶人商量,要他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定办不到的典故。

孙中山《解决时局问题之演讲.大亚细亚主义》:“要请在亚洲的欧洲人,都是和平的退回我们的权利,那就像与虎谋皮,一定是做不到的。”


见“与狐谋皮”。孙中山《解决时局问题之演讲》:“要请在亚洲的欧洲人,都是和平的退回我们的权利,那就像~,一定是做不到的。”


解释本作“与狐谋皮”。比喻打算要做的事有害于对方的切身利益,终难达到目的。后来演变为“与虎谋皮”,表示同恶人商量和他们利益相反的事,要他们做出让步是根本不可能的。

出处太平御览》卷二○八引《符子》:“(周人)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

太平御览》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周地有人想做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衣,就和狐狸商量希望用它的皮;想备办祭祀的供品,就和羊商量要用它的肉。他的话还没有说完,狐狸一个接一个相继逃到了起伏的山丘之下,而羊也相互呼叫着躲藏到了密林之中,所以这个人十年也没能做成一件皮衣,五年也没备办好祭祀用的羊肉。

例句

在以追求利润为最高目的的社会里,指望资本家良心发现,去承担对社会的义务而放弃对利润的疯狂追逐,那无异于与虎谋皮。


【词语与虎谋皮】  成语:与虎谋皮汉语词典:与虎谋皮

猜你喜欢

  • 宁武愚

    《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宁武子,春秋时卫国大夫,名叫宁俞,武子是谥号。孔子指出,宁武子在国有道时,就能发挥智慧,积极努力去做事;在

  • 猿公

    同“白猿公”。唐李贺《南园》诗之七:“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词语猿公】   汉语大词典:猿公

  • 鲁衣冠

    《礼记.儒行》:“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欤?’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缝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孔子是鲁人,鲁又是儒学的发源地,所以

  • 泛宅船

    同“泛宅浮家”。明瞿式耜《次石帆舟中七夕原唱》诗:“烽烟不隔还乡梦,琴鹤相将泛宅船。”

  • 封六巽二

    唐牛僧孺《玄怪录》:“若祈封六降雪,巽二起风,[萧志忠]即不复游猎矣。”后以“封六巽二”指雪神、风神在一起;风雪交加。宋李处全《水调歌头.冒大风渡沙子》词:“定知今日,封六 巽二弄干戈。”

  • 卧冰求鲤

    同“王祥卧冰”。宋梅尧臣《胡夫人挽歌》:“谁复向寒月,卧冰求鲤鱼?”连动 孝亲的典实。[例]他~,长年守候在母亲的病榻旁,真不容易。△褒义。多用于孝顺双亲。→王祥卧冰【词语卧冰求鲤】  成语:卧冰求鲤

  • 蓬岛

    同“蓬莱”。宋黄庭坚《逍遥乐》词:“休休,醉乡歧路,华胥蓬岛。”【词语蓬岛】   汉语大词典:蓬岛

  • 流金铄石

    见“铄石流金”条。并列 熔化金石。形容天气酷热。语出《楚辞·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漱六山房《九尾龟》:“~,鸦雀无声。艺芬房内一齐都装着风扇,终日扇风,那里解得这天中的烦热?”△用于形容天

  • 白露为霜

    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扑朔迷离

    《乐府诗集.木兰诗之一》:“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扑朔,兔脚毛蓬松;迷离,指兔眼睛眯缝。在兔齐跑时即难辨其雌雄。一说,扑朔为四脚爬搔或跳跃貌。后以“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