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识之无

不识之无

连最简单的之和无字都不认识。比喻不识字,或文化水平很低。由唐白居易的事迹引伸而来。参见“诗入鸡林”条。史载白居易天赋聪颖,始生七月便能认识“之”、“无”二字。后来人们便把文化水平极低比喻成“不识之无”,意即连七个月的婴儿都不如。

【出典】:

新唐书》卷119《白居易传》4304页:“其始生七月能展书,姆指‘之’、‘无’两字,虽试百数不差;九岁暗识声律,其笃于才章,盖天禀然。”

【例句】:

阿英《胡沙随笔·土山湾黑市》:“因此辈系窃偷而来,兼以不识之无,遂至无全轶者。”


述宾 不识“之”和“无”这常用的字。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用于描写人文化水平不高,连简单的字也不认得。→不识一丁


【词语不识之无】  成语:不识之无汉语词典:不识之无

猜你喜欢

  • 东方骑

    同“东方千骑”。唐褚亮《咏花烛》:“言是东方骑,来寻南陌车。”见“东方千骑”。【词语东方骑】  成语:东方骑汉语大词典:东方骑

  • 沮溺耦

    《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钱穆新解:“〔长沮、桀溺〕两隐者,姓名不传。沮,沮洳。溺,淖溺。以其在水边,故取以名之。”后遂以“沮溺耦”指隐者耦耕生话。唐韦应物《秋郊作

  • 桃源

    同“桃花洞”。唐曹唐《小游仙诗》之二三:“玉皇赐妾紫衣裳,教向桃源嫁阮郎。”同“桃花源”。南朝 陈徐陵《山斋诗》:“桃源惊往客,鹤峤断来宾。”北周庾信《明月山铭》:“船横埭下,树夹津门,宁殊华盖,讵识

  • 仰俯

    同“仰事俯畜”。明陈子龙《舟次七里濑》诗:“念彼岩中人,资身合舒卷。我劳复如何,晨夕事仰俯。”【词语仰俯】   汉语大词典:仰俯

  • 一丸封

    同“一丸泥”。清顾炎武《潼关》诗:“关中尚可一丸封,奉诏东征苦仓卒。”

  • 洴澼药

    源见“不龟手药”。指可治手上冻裂的药。洴澼,漂洗。冬天在水里漂洗丝绵,手易冻裂,须以药治之。比喻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的微才薄技。清黄遵宪《己亥续怀人诗》之二一:“龟手正需洴澼药,语君珍重百金方。”

  • 颜回箪瓢

    源见“箪瓢陋巷”。称美安贫乐道的贤士。唐李瀚《蒙求》诗:“颜回箪瓢,仲蔚蓬蒿。”

  • 月兔

    同“玉兔”。唐杜荀鹤《与友人话别》诗:“月兔走入海,日乌飞出山。”亦泛指兔。唐李白《观猎》诗:“箭逐云鸿落,鹰随月兔飞。”【词语月兔】   汉语大词典:月兔

  • 秋风邻笛

    源见“山阳笛”。表示痛悼亡友。唐刘长卿《哭张员外继》诗:“秋风邻笛发,寒食寝门悲。”

  • 潜虬

    同“潜龙”。唐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诗:“令弟经济士,谪居我何伤!潜虬隐尺水,著论谈兴亡。”唐孟郊《寄张籍》诗:“浮云何当来,潜虬会飞腾。”【词语潜虬】   汉语大词典:潜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