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旧时认为没有子孙后代是最大的不孝。语出《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赵岐注:“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元.贾仲名《箫淑兰》二折:“圣人言:‘男子三十而娶。’又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何不求一门亲事?老身当为月老。”明.陈继儒《邵康节先生外纪》卷一:“(姜)子发与二君同白康节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先生年逾四十不娶,亲老无子,恐未足以为高。’”《儿女英雄传》二五回:“你这番举动虽不失儿女孝心,却不合伦常至理。何况古人明明道着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巴金《秋.一》:“是不是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觉民讥讽地说了这一句。”


【词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汉语词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猜你喜欢

  • 轩郎

    源见“乘轩鹤”。鹤的别称。宋 陶穀《清异录.轩郎》:“韩中书俾舒雅作《鹤赋》,有曰:‘眷彼轩郎,治兹松府。’”【词语轩郎】   汉语大词典:轩郎

  •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蔡敦祺《林则徐》(上):“像你这样的干才,要是领兵打仗,准是个~的儒将。”【词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成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季子诺

    源见“季札挂剑”。指对友朋重信义。清唐孙华《雪中会钱再亭京兆葬》诗:“宝剑终虚季子诺,輀车似待巨卿前。”

  • 雷鸣瓦釜

    同“瓦釜雷鸣”。宋辛弃疾《水龙吟.用瓢泉韵》词:“倩何人与问,雷鸣瓦釜,甚黄钟哑?”见“瓦釜雷鸣”。宋·辛弃疾《水龙吟·用瓢泉韵戏陈仁和兼简诸葛元亮》:“倩何人与问:‘~,甚黄钟哑?’”【词语雷鸣瓦釜

  • 强本弱枝

    同“强干弱枝”。《旧唐书.高季辅传》:“今畿内数州,实惟邦本,地狭人稠,耕植不博,菽粟虽贱,储蓄未多,特宜优矜,令得休息。强本弱枝,自古常事。”见“强干弱枝”。《晋书·明帝纪》:“改荆、湘等四州,以分

  • 鸩鸟媒

    《楚辞》战国楚.屈原《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娥之佚女。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战国楚.屈原在《离骚》中,曾以请鸩向有娀美女作媒而鸩从中作梗为喻,说明自己被靳尚、令尹子兰等奸佞向楚王进谗言

  • 池草句

    同“池塘丽句”。元丁复《送客》诗:“好将池草句,题与惠连看。”

  • 笑杀楼上人

    源见“蛾眉笑躄”。戏指人蹇跛,被人取笑。唐白居易《强起迎春戏赠思黯》诗:“他时蹇跛纵行得,笑杀平原楼上人。”

  • 痴顽老子

    《新五代史.杂传.冯道》:“契丹灭晋,道又事契丹,朝耶律德光于京师。……德光诮之曰:‘尔是何等老子?’对曰:‘无才无德痴顽老子。’”五代.冯道的自称。因其以愚痴顽钝老迈自居,故称。后多指痴呆顽固的老人

  • 遗鞭

    同“花底遗鞭”。宋高观国《生查子》词:“谁传侧帽情,想解遗鞭意。红叶可怜秋,不寄相思字。”